共同安全:构建中的安全范式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10-17页 |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0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一)关于安全问题的研究 | 第11-13页 |
| (二)关于共同安全的研究 | 第13-15页 |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国际安全研究三大范式 | 第17-22页 |
| 一、范式及安全范式 | 第17-18页 |
| 二、国际安全研究三大范式分析 | 第18-20页 |
| (一)现实主义安全范式 | 第18-19页 |
| (二)自由主义安全范式 | 第19页 |
| (三)建构主义安全范式 | 第19-20页 |
| 三、三大范式的局限性 | 第20-22页 |
| (一)现实主义安全范式的局限性 | 第20页 |
| (二)自由主义安全范式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 (三)建构主义安全范式的局限性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共同安全范式分析 | 第22-39页 |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第23-24页 |
| 二、共同安全范式的核心理念 | 第24-33页 |
| (一)新型全球治理观 | 第24-27页 |
| (二)新型国家利益观 | 第27-29页 |
| (三)新型安全观 | 第29-33页 |
| 三、构建中的共同安全机制 | 第33-39页 |
| (一)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的机制转变 | 第33-35页 |
| (二)构建中的共同安全机制的基本特征 | 第35页 |
| (三)和安全共同体机制的区别 | 第35-39页 |
| 第三章 共同安全机制的案例分析——以亚信会议为例 | 第39-45页 |
| 一、亚信会议特征分析 | 第39-40页 |
| (一)积极的促发条件 | 第39-40页 |
| (二)重视物质利益 | 第40页 |
| 二、中国在亚信会议中发挥的作用 | 第40-42页 |
| (一)思想理念建设 | 第40-41页 |
| (二)安全机制建设 | 第41-42页 |
| 三、亚信会议框架下安全合作存在的困难 | 第42-45页 |
| (一)各国安全观念上存在差异 | 第42-43页 |
| (二)各国的交流互动不足 | 第43页 |
| (三)亚信会议的体制机制能力建设滞后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