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4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类水滑石结构氢氧化物电催化氧析材料研究进展 | 第12-29页 |
1.2.1 类水滑石单金属氢氧化物 | 第12-15页 |
1.2.2 类水滑石双金属氢氧化物 | 第15-23页 |
1.2.3 类水滑石多金属氢氧化物 | 第23-29页 |
1.3 MOFs为模板的电催化氧析材料研究进展 | 第29-34页 |
1.4 稀土铈助催化氧析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34-38页 |
1.5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第二章 铈掺杂对类水滑石电催化材料结构及性能调控研究 | 第44-64页 |
2.1 引言 | 第44-4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2.2.3 材料制备合成 | 第45-46页 |
2.2.4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47-59页 |
2.3.1 材料结构表征 | 第47-50页 |
2.3.2 电催化OER性能及稳定性 | 第50-55页 |
2.3.3 探讨电催化活性与Ce的重要角色 | 第55-59页 |
2.4 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第三章 封装CeO_2纳米颗粒对MOF衍生的硫化钴电催化材料性能协同作用研究 | 第64-78页 |
3.1 引言 | 第64-6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6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6页 |
3.2.3 材料制备合成 | 第66-67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3.3 结果讨论 | 第68-74页 |
3.3.1 材料结构表征 | 第68-72页 |
3.3.2 电催化OER性能 | 第72-74页 |
3.4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四章 CeO_x纳米颗粒对MOF衍生的硫化钴电催化材料性能调控研究 | 第78-98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9-80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79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9页 |
4.2.3 材料制备合成 | 第79-80页 |
4.2.4 实验方法 | 第80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80-93页 |
4.3.1 材料结构表征 | 第80-83页 |
4.3.2 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83-89页 |
4.3.3 电催化性能提高的机理研究 | 第89-93页 |
4.4 小结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第五章 CeO_2纳米棒串联MOFs衍生物电催剂的性能研究 | 第98-118页 |
5.1 引言 | 第98-9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9-101页 |
5.2.1 实验试剂 | 第99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99页 |
5.2.3 材料制备合成 | 第99-100页 |
5.2.4 实验方法 | 第100-101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101-113页 |
5.3.1 材料结构表征 | 第101-106页 |
5.3.2 晶格应力和高能界面的表征和分析 | 第106-108页 |
5.3.3 进一步评估晶格应力和高能界面的作用 | 第108-110页 |
5.3.4 催化性能和稳定性测试 | 第110-113页 |
5.4 小结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