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半监督的隐式篇章关系识别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7-18页
    1.2 研究现状第18-39页
        1.2.1 篇章语料库第18-25页
        1.2.2 基于人工特征的方法第25-29页
        1.2.3 基于分布式特征的方法第29-33页
        1.2.4 引入显式篇章数据的半监督方法第33-39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第39-40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40-41页
第二章 基于协同训练的隐式篇章关系识别第41-61页
    2.1 引言第41-42页
    2.2 基于协同训练的隐式篇章关系识别第42-45页
        2.2.1 框架第43-44页
        2.2.2 算法第44-45页
        2.2.3 人工特征第45页
    2.3 基于递归自编码器的分布式特征第45-49页
        2.3.1 概述第45-46页
        2.3.2 词向量第46页
        2.3.3 递归自编码器第46-48页
        2.3.4 双语约束的递归自编码器第48-49页
    2.4 实验第49-59页
        2.4.1 实验设置第49-51页
        2.4.2 分布式特征的效果第51-52页
        2.4.3 两类特征是否互补第52-53页
        2.4.4 CoTrain在PDTB数据集上的效果第53-55页
        2.4.5 选中的人造隐式篇章实例的质量第55-56页
        2.4.6 学习曲线第56-57页
        2.4.7 使用未标注隐式篇章数据的效果第57页
        2.4.8 CoTrain在CDTB数据集上的效果第57-59页
    2.5 相关工作第59-60页
    2.6 小结第60-61页
第三章 引入双语约束人造数据的隐式篇章关系识别第61-82页
    3.1 引言第61-62页
    3.2 双语约束的人造隐式篇章数据第62-65页
    3.3 多任务神经网络模型第65-70页
        3.3.1 基本的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第66-67页
        3.3.2 两种参数共享策略第67-69页
        3.3.3 模型训练第69-70页
    3.4 实验第70-80页
        3.4.1 实验设置第70-71页
        3.4.2 PDTB数据集上的效果第71-75页
        3.4.3 CDTB数据集上的效果第75-78页
        3.4.4 BiSynData的进一步分析第78-79页
        3.4.5 超参分析第79-80页
    3.5 相关工作第80-81页
    3.6 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基于连接词敏感的词向量的隐式篇章关系识别第82-95页
    4.1 引言第82-83页
    4.2 连接词敏感的词向量第83-85页
    4.3 隐式篇章关系识别模型第85页
    4.4 实验第85-93页
        4.4.1 实验设置第85-87页
        4.4.2 PDTB数据集上的效果第87-90页
        4.4.3 CDTB数据集上的效果第90-92页
        4.4.4 超参分析第92-93页
    4.5 相关工作第93-94页
    4.6 小结第94-9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7页
    5.1 总结第95-96页
    5.2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声网络中DSSS/OFDM通信技术研究
下一篇:高分辨率激光扫描点云语义标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