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相关基础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轻资产 | 第17页 |
2.1.2 轻资产经营模式 | 第17-18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1页 |
2.2.1 价值链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微笑曲线 | 第19-21页 |
第3章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方式及财务特征 | 第21-30页 |
3.1 H公司简介 | 第21页 |
3.2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方式 | 第21-26页 |
3.2.1 开辟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 第22-23页 |
3.2.2 生产环节外包 | 第23页 |
3.2.3 以研发设计为核心 | 第23-24页 |
3.2.4 借助互联网拓展营销渠道 | 第24页 |
3.2.5 用服务提高品牌价值 | 第24-26页 |
3.2.6 通过并购获得其他企业轻资产 | 第26页 |
3.3 H公司轻资产经营模式的财务状况 | 第26-30页 |
3.3.1 流动资产占比高 | 第26-28页 |
3.3.2 流动负债占比高 | 第28-30页 |
第4章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前后的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第30-53页 |
4.1 财务绩效分析方法的选取 | 第30页 |
4.2 财务绩效比较——基于传统财务指标 | 第30-38页 |
4.2.1 偿债能力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4.2.2 营运能力比较分析 | 第32-35页 |
4.2.3 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4.2.4 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比较结论 | 第38页 |
4.3 财务绩效比较——基于经济增加值指标 | 第38-49页 |
4.3.1 税后经营净利润及资本投入的调整 | 第39-44页 |
4.3.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 第44-47页 |
4.3.3 H公司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第47-49页 |
4.4 财务绩效比较——基于事件研究法 | 第49-53页 |
4.4.1 事件研究法模型设计 | 第49-50页 |
4.4.2 事件研究法研究结果 | 第50-51页 |
4.4.3 事件研究法比较结论 | 第51-53页 |
第5章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的财务影响及原因 | 第53-57页 |
5.1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成效及原因 | 第53-55页 |
5.1.1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产生的成效 | 第53页 |
5.1.2 转型取得成效的原因 | 第53-55页 |
5.2 H公司转型轻资产经营模式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 第55-57页 |
5.2.1 短期偿债能力下降问题及原因 | 第55页 |
5.2.2 存货管理效率下降问题及原因 | 第55-56页 |
5.2.3 经济增加值下降问题及原因 | 第56-57页 |
第6章 完善建议 | 第57-62页 |
6.1 灵活采用各种资金融通方式 | 第58页 |
6.2 改善研发销售环节,防范存货积压 | 第58-59页 |
6.3 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 第59页 |
6.4 有效整合被并企业轻资产 | 第59-62页 |
6.4.1 最大限度发挥协同作用 | 第59-60页 |
6.4.2 防范并购后人才流失 | 第60-61页 |
6.4.3 重视文化差异因素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