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论文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及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国内的美术馆建设热潮第9-10页
        1.1.2 美术馆与公众生活第10-11页
        1.1.3 信息时代的美术馆第11-13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3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概念界定第14-16页
        1.4.1 信息时代第14-15页
        1.4.2 美术馆第15-16页
    1.5 基础研究综述第16-20页
        1.5.1 国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5.2 国内研究综述第18-20页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1页
        1.6.1 文献收集第20页
        1.6.2 实地调研第20页
        1.6.3 案例分析第20页
        1.6.4 总结归纳第20-21页
    1.7 研究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信息时代背景下美术馆特征的演变第22-37页
    2.1 信息时代公众生活方式的改变第22-28页
        2.1.1 信息时代的文化生活第22-25页
        2.1.2 信息时代的都市生活第25-27页
        2.1.3 信息时代的艺术审美第27-28页
    2.2 信息时代美术馆特征的演变第28-36页
        2.2.1 美术馆的发展历程第28-30页
        2.2.2 美术馆角色的演变第30-31页
        2.2.3 美术馆公共性的演变第31-33页
        2.2.4 美术馆场所感的演变第33-34页
        2.2.5 美术馆的跨界合作第34-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第37-68页
    3.1 信息时代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复合多元第37-50页
        3.1.1 美术馆作为个体的复合方式第38-48页
        3.1.2 美术馆作为主体的复合方式第48-50页
    3.2 信息时代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公共开放第50-55页
        3.2.1 美术馆对城市开放第51-54页
        3.2.2 美术馆融入城市环境第54-55页
    3.3 信息时代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弹性可变第55-60页
        3.3.1 美术馆的空间界面可调第57-59页
        3.3.2 美术馆的空间容积可变第59-60页
    3.4 信息时代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小型游牧第60-65页
        3.4.1 小型化的空间尺度第61-63页
        3.4.2 游牧化的展览方式第63-65页
    3.5 信息时代美术馆建筑空间特征——虚拟空间第65-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信息时代背景下美术馆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第68-98页
    4.1 美术馆在城市中的分布第68-72页
        4.1.1 美术馆处于复合状态时的分布第68-70页
        4.1.2 美术馆作为单体存在时的分布第70-72页
    4.2 美术馆的可达性设计策略第72-78页
        4.2.1 美术馆处于复合状态时的可达性第73-76页
        4.2.2 美术馆作为单体存在时的可达性第76-78页
    4.3 美术馆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第78-88页
        4.3.1 美术馆外部空间对城市开放第78-86页
        4.3.2 美术馆的可生长性第86-88页
    4.4 美术馆内部空间设计策略第88-97页
        4.4.1 美术馆内部空间结构改变第88-90页
        4.4.2 美术馆内部空间的开放第90-92页
        4.4.3 美术馆内部空间的弹性第92-95页
        4.4.4 美术馆内部空间的混合第95-97页
    4.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层养老院居住单元走廊空间设计研究--以深圳为例
下一篇:基于分形建筑美学角度的当代小型商店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以当代日本小型商店建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