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网络面向群组多用户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垂直切换判决算法 | 第9-11页 |
1.2.2 群组切换策略 | 第11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2章 异构网络与垂直切换技术 | 第14-26页 |
2.1 无线网络概述 | 第14-16页 |
2.2 异构网络互联互通方案 | 第16-18页 |
2.2.1 紧耦合模式 | 第16-17页 |
2.2.2 松耦合模式 | 第17-18页 |
2.3 切换技术概述 | 第18-20页 |
2.3.1 水平切换和垂直切换 | 第18-19页 |
2.3.2 垂直切换的三个阶段 | 第19页 |
2.3.3 垂直切换性能指标 | 第19-20页 |
2.4 垂直切换判决策略 | 第20-25页 |
2.4.1 马尔科夫决策法 | 第21页 |
2.4.2 多属性判决切换算法 | 第21-24页 |
2.4.3 基于上下文感知的切换算法 | 第24页 |
2.4.4 面向群组用户的切换判决策略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面向群组多用户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 | 第26-43页 |
3.1 群组多用户业务类型及模型 | 第27-29页 |
3.1.1 无线通信业务类型 | 第27-28页 |
3.1.2 群组多用户模型 | 第28-29页 |
3.2 自适应垂直切换机制 | 第29-33页 |
3.2.1 多属性决策机制 | 第30页 |
3.2.2 参数选择 | 第30-32页 |
3.2.3 代价函数 | 第32-33页 |
3.3 自适应调整权重 | 第33-40页 |
3.3.1 层次分析法 | 第33-35页 |
3.3.2 模糊层次分析法自适应调整权重 | 第35-40页 |
3.4 面向群组多用户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总结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面向群组多用户的异构网络建模与算法仿真 | 第43-58页 |
4.1 仿真场景搭建 | 第43-46页 |
4.2 广播机制仿真 | 第46-48页 |
4.3 仿真参数设置 | 第48-50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