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外学者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国内学者研究 | 第13-14页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16-18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6页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跨国并购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并购及跨国并购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跨国并购的主要类型 | 第18-20页 |
2.2 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 | 第20-21页 |
2.2.1 企业价值低估论 | 第20页 |
2.2.2 速度经济理论 | 第20页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2.3 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理论 | 第21-23页 |
2.3.1 跨国并购绩效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角度 | 第21-23页 |
第3章 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案例 | 第23-27页 |
3.1 并购双方概况 | 第23-24页 |
3.1.1 海航科技 | 第23页 |
3.1.2 英迈国际 | 第23-24页 |
3.2 并购过程 | 第24-25页 |
3.3 整合过程 | 第25-27页 |
第4章 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的动因分析 | 第27-31页 |
4.1 海航科技的并购动因分析 | 第27-29页 |
4.1.1 寻求企业转型 | 第27-28页 |
4.1.2 帮助海航科技“走出去” | 第28-29页 |
4.2 英迈国际的并购动因分析 | 第29-31页 |
4.2.1 发展中国市场 | 第29页 |
4.2.2 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 第29-31页 |
第5章 海航科技并购英迈国际的短期绩效分析 | 第31-47页 |
5.1 财务指标分析 | 第31-39页 |
5.1.1 成长能力分析 | 第31-33页 |
5.1.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5.1.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5-37页 |
5.1.4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7-39页 |
5.2 股票价格分析 | 第39-41页 |
5.3 经济增加值分析 | 第41-47页 |
5.3.1 经济增加值的概念 | 第41-42页 |
5.3.2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第42-43页 |
5.3.3 经济增加值的会计调整 | 第43页 |
5.3.4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 第43-45页 |
5.3.5 经济增加值指标分析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第47-50页 |
6.1 结论 | 第47-48页 |
6.1.1 跨国并购必须基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 第47页 |
6.1.2 跨国并购有利于并购方的绩效水平改善 | 第47-48页 |
6.1.3 跨国并购对短期股价波动起到积极的影响 | 第48页 |
6.1.4 跨国并购让并购方承担了经营风险 | 第48页 |
6.2 启示 | 第48-50页 |
6.2.1 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实现转型升级战略 | 第48-49页 |
6.2.2 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表现出更愿意承担风险的积极主动姿态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