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 第12页 |
1.1.2 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1.1.3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缺乏系统性评价 | 第13页 |
1.1.4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估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1.1.5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3 创新点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20-3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自然保护区 | 第20页 |
2.1.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 | 第20-21页 |
2.1.3 冲突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保护发展观 | 第21页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2.3 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2.3.1 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2.3.2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 | 第23-24页 |
2.3.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2.4 研究综述 | 第25-29页 |
2.4.1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2.4.2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评价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2.4.3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研究综述 | 第27-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2页 |
3.1 构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 第30页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 第32-33页 |
3.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 第33-37页 |
3.4.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层次结构 | 第33页 |
3.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3-37页 |
3.5 冲突程度等级划分与指标量化标准 | 第37-41页 |
3.5.1 冲突程度等级划分 | 第38页 |
3.5.2 指标量化标准 | 第38-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方法 | 第42-51页 |
4.1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层次模型构建 | 第42页 |
4.2 构建判断矩阵 | 第42-48页 |
4.2.1 判断矩阵的构建 | 第43-44页 |
4.2.2 指标因子重要性判断 | 第44-47页 |
4.2.3 指标的一致性检验 | 第47-48页 |
4.3 指标权重的计算与分析 | 第48-50页 |
4.3.1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8-49页 |
4.3.2 指标权重分析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实证研究 | 第51-70页 |
5.1 研究区概况 | 第51-56页 |
5.1.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 | 第51页 |
5.1.2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51-54页 |
5.1.3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概况 | 第54-56页 |
5.2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现状分析 | 第56-63页 |
5.2.1 自然资源利用冲突 | 第56-60页 |
5.2.2 管理冲突 | 第60-61页 |
5.2.3 权属冲突 | 第61页 |
5.2.4 利益分配冲突 | 第61-62页 |
5.2.5 野生动物肇事冲突 | 第62页 |
5.2.6 保护意识冲突 | 第62-63页 |
5.3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评价 | 第63-68页 |
5.3.1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赋值量化 | 第63-64页 |
5.3.2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4-65页 |
5.3.3 结果计算与等级评定 | 第65-66页 |
5.3.4 天池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程度评价 | 第66-67页 |
5.3.5 冲突的空间分析 | 第67-68页 |
5.4 建议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70-7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6.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83页 |
附录Ⅰ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评价指标来源表 | 第73-75页 |
附录Ⅱ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各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 第75-78页 |
附录Ⅲ 调查问卷 | 第78-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