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论文

中外文物建筑可改造度比较及中国文物法相关可修改内容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研究缘起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第13-15页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3页
        1.2.2 相关概念辨析第13-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8页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第18页
    1.4 研究方案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研究基本框架第20-22页
第2章 内地现行文物法与部分文物建筑利用的矛盾第22-31页
    2.1 我国内地文物建筑的保护理念第22页
    2.2 我国内地文物建筑改造相关法规体系第22-24页
        2.2.1 我国内地针对文物建筑改造相关法规条款的演变第22-24页
        2.2.2 我国内地文物建筑认定制度第24页
        2.2.3 涉及我国内地文物建筑改造的现行相关法规第24页
    2.3 我国内地部分文物建筑的改造现象第24-30页
        2.3.1 以展示功能为主的文物建筑改造现象第25-27页
        2.3.2 非展示功能为主的文物建筑改造现象第27-29页
        2.3.3 我国内地文物建筑改造现象总结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我国港澳台地区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分析第31-40页
    3.1 香港地区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第31-32页
        3.1.1 相关法律体系概述第31页
        3.1.2 文物建筑保护等级第31-32页
        3.1.3 文物建筑可改造条件第32页
    3.2 澳门地区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第32-34页
        3.2.1 相关法律体系概述第32-33页
        3.2.2 文物建筑保护等级第33页
        3.2.3 文物建筑可改造条件第33-34页
    3.3 台湾地区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第34-36页
        3.3.1 相关法律体系概述第34页
        3.3.2 文物建筑保护等级第34-35页
        3.3.3 文物建筑可改造条件第35-36页
    3.4 港澳台地区文物建筑改造案例第36页
    3.5 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对比总结第36-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海外典型国家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分析第40-58页
    4.1 日本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第40-43页
        4.1.1 法律保护体系概述第40页
        4.1.2 文物建筑改造理念第40-41页
        4.1.3 保护内容与保护等级划分第41页
        4.1.4 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41-43页
    4.2 英国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第43-45页
        4.2.1 法律保护体系概述第43页
        4.2.2 文物建筑改造理念第43-44页
        4.2.3 保护内容与保护等级划分第44页
        4.2.4 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44-45页
    4.3 法国文物建筑可改造程度第45-48页
        4.3.1 法律保护体系概述第45-46页
        4.3.2 文物建筑改造理念第46-47页
        4.3.3 保护内容与保护等级划分第47页
        4.3.4 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47-48页
    4.4 其他国家文物建筑可改造条件第48-53页
        4.4.1 意大利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49-50页
        4.4.2 希腊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50页
        4.4.3 西班牙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50-52页
        4.4.4 埃及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52-53页
    4.5 中外文物建筑可改造条件比较第53-57页
        4.5.1 文物建筑等级第53页
        4.5.2 文物建筑改造的法规条件第53-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海外文物建筑改造方法及案例分析第58-72页
    5.1 海外文物建筑改造利用模式第58-63页
        5.1.1 延续原有功能第58-59页
        5.1.2 博物馆模式第59-61页
        5.1.3 图书馆模式第61-63页
        5.1.4 其他模式第63页
    5.2 海外文物建筑改造方式第63-68页
        5.2.1 性能改造第63-64页
        5.2.2 改建第64-66页
        5.2.3 扩建第66-68页
        5.2.4 新建与拆除第68页
    5.3 海外文物建筑改造特点第68-71页
        5.3.1 法规严格分类控制第68-69页
        5.3.2 重要文物建筑的最少变更第69页
        5.3.3 普通文物建筑的适当可变更第69页
        5.3.4 尊重文物建筑的原真性第69-70页
        5.3.5 适当创新与灵活变通第70页
        5.3.6 重视文物建筑多方面的价值第70-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6页
    6.1 研究结论第72页
    6.2 我国现行文物法相关条款修改思考第72-75页
        6.2.1 对我国相关法规修改的具体建议第72-74页
        6.2.2 其他相关改进与发展思考第74-75页
    6.3 后续研究展望第75-76页
结语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图表目录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目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文化视角下英语学习者写作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审问答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