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砭术改善颈型颈椎病疼痛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47页 |
综述一 颈型颈椎病的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 第14-30页 |
1 定义及分型 | 第14页 |
2 流行病学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3 病因学研究 | 第15-17页 |
4 临床特点 | 第17页 |
5 治疗方法 | 第17-23页 |
6 结语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0页 |
综述二 砭石疗法的发展概况 | 第30-38页 |
1 砭石疗法历史沿革 | 第30-31页 |
2 传统砭具的应用现况 | 第31-32页 |
3 电热砭石的应用特点及概况 | 第32-33页 |
4 创新软介质砭术工具——砭贴(贴针灸)的应用 | 第33页 |
5 基于砭石增效目的的新砭具模型探索 | 第33-35页 |
6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综述三 砭石疗法在痹症方面的应用概况 | 第38-47页 |
1 砭石刮痧治疗痹症 | 第38-40页 |
2 电热砭具治疗痹症 | 第40-42页 |
3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47-67页 |
前言 | 第47-48页 |
临床资料 | 第48-4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48页 |
2 诊断标准 | 第48页 |
3 纳入标准 | 第48-49页 |
4 排除标准 | 第49页 |
5 剔除标准 | 第49页 |
6 脱落标准 | 第49页 |
研究方案 | 第49-54页 |
1 病例分组 | 第49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3 疗效指标 | 第50-51页 |
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51-52页 |
5 不良事件的记录及处理 | 第52页 |
6 患者知情同意 | 第52页 |
7 统计学方法 | 第52-53页 |
8 临床试验技术路线图 | 第53-54页 |
结果 | 第54-60页 |
1 NDI | 第54-55页 |
2 VAS | 第55-58页 |
3 SF-MPQ | 第58-59页 |
4 小结 | 第59页 |
5 安全性评价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5页 |
1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第62页 |
2 辨证分型 | 第62-63页 |
3 选穴分析 | 第63页 |
4 砭石疗法有效机制探讨 | 第63-64页 |
5 砭钻起效机制分析 | 第64-65页 |
6 刮痧与新砭石疗法疗效及操作评价 | 第65页 |
结语 | 第65页 |
结论 | 第65页 |
创新点及意义 | 第6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1 颈型颈椎病治疗情况登记表 | 第69-70页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第70-74页 |
附录3 SF-MPQ | 第74-75页 |
附录4 NDI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