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四种系列、不同类型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4-2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变形第15-18页
        1.2.1 塑性收缩第16页
        1.2.2 自收缩第16-17页
        1.2.3 干燥收缩第17页
        1.2.4 温度收缩第17-18页
        1.2.5 碳化收缩第18页
    1.3 混凝土减水剂第18-25页
        1.3.1 萘系高效减水剂第20-21页
        1.3.2 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第21-22页
        1.3.3 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第22-24页
        1.3.4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第24-25页
    1.4 混凝土材料收缩变形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7-29页
        1.5.1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1.5.2 本文的创新点第28-29页
第2章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第29-39页
    2.1 试验原材料及性能指标第29-32页
        2.1.1 水泥第29页
        2.1.2 粉煤灰第29-30页
        2.1.3 砂第30-31页
        2.1.4 石第31页
        2.1.5 水第31页
        2.1.6 减水剂第31-32页
    2.2 试验方法及仪器设备第32-39页
        2.2.1 混凝土拌合物实验室拌合方法第32-33页
        2.2.2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试验方法第33-34页
        2.2.3 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第34-35页
        2.2.4 混凝土收缩变形测定试验第35-36页
        2.2.5 胶凝材料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试验第36-37页
        2.2.6 胶凝材料净浆微观检测试验第37页
        2.2.7 其他试验设备简介第37-39页
第3章 混凝土及净浆配合比设计第39-57页
    3.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9-40页
        3.1.1 设计思路第39-40页
        3.1.2 设计目标第40页
    3.2 不同种类减水剂最佳掺量的确定第40-49页
        3.2.1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最佳掺量的确定第40-43页
        3.2.2 萘系高效减水剂最佳掺量的确定第43-45页
        3.2.3 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最佳掺量的确定第45-47页
        3.2.4 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最佳掺量的确定第47-49页
    3.3 C40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第49-52页
    3.4 不同种类减水剂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作用效果的评价第52-53页
    3.5 净浆配合比设计第53-55页
        3.5.1 设计思路第53-54页
        3.5.2 设计目标第54页
        3.5.3 净浆的配合比方案第54-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不同种类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第57-72页
    4.1 萘系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第57-60页
    4.2 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第60-63页
    4.3 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第63-65页
    4.4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影响研究第65-68页
    4.5 不同类型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效果的对比第68-70页
        4.5.1 四种标准型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效果的对比第68-69页
        4.5.2 四种缓凝型减水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效果的对比第69-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外掺减水剂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的建立第72-86页
    5.1 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回归分析第72-85页
        5.1.1 外掺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回归分析第72-75页
        5.1.2 外掺脂肪族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回归分析第75-77页
        5.1.3 外掺氨基磺酸盐系高效减水剂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回归分析第77-79页
        5.1.4 外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回归分析第79-82页
        5.1.5 关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考量非荷载因素引起的变形值的思考第82-85页
    5.2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9页
    6.1 结论第86-87页
    6.2 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导向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福建官洋村为例
下一篇:基于传统聚落空间原型的当代步行商业街区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