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二氧化钛的合成及其降解甲醛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室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类型第11-12页
        1.1.2 室内甲醛的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第12-13页
        1.1.3 甲醛污染防治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 TiO_2光催化材料第14-19页
        1.2.1 TiO_2光催化技术背景介绍第14页
        1.2.2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第14-16页
        1.2.3 TiO_2光催化原理第16-17页
        1.2.4 提高TiO_2光催化能力的方法第17-19页
        1.2.5 TiO_2降解甲醛污染物的研究背景第19页
    1.3 降解甲醛载体的选择第19-22页
        1.3.1 涂料载体概述第19-20页
        1.3.2 建筑涂料第20-22页
        1.3.3 建筑涂料在我国的发展第22页
    1.4 光催化剂在涂料中的发展第22-23页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1.5.1 论文意义第23页
        1.5.2 论文研究内容第23页
        1.5.3 创新点第23-24页
        1.5.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原材料及测试方法第25-30页
    2.1 实验原材料第25-26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6-27页
    2.3 实验方法、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第27-30页
        2.3.1 甲醛指标检测标准第27页
        2.3.2 材料测试方法第27-30页
第3章 单分散纳米SiO_2载体的制备与分散性研究第30-43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页
        3.2.1 纳米SiO_2微球的制备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3.3.1 反应机理第31-32页
        3.3.2 搅拌方式的影响第32-34页
        3.3.3 氨水浓度的影响第34-36页
        3.3.4 正硅酸乙酯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3.4 SNS分散性研究第37-41页
        3.4.1 不同尺寸SNS的自分散效果研究第38-40页
        3.4.2 分散剂种类及浓度对SNS的分散效果研究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SiO_2纳米微球负载TiO_2的合成与降解甲基橙的研究第43-59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7页
        4.2.1 降解甲基橙的实验准备第44-46页
        4.2.2 样品制备第46页
        4.2.3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46-47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47-57页
        4.3.1 TSNS合成机理第47页
        4.3.2 SNS和TSNS的形态学分析第47-48页
        4.3.3 XRD物性分析第48-49页
        4.3.4 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构分析第49-52页
        4.3.5 XPS成分分析第52-54页
        4.3.6 光催化结果分析第54-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5章 纳米SiO_2微球负载TiO_2光催化内墙涂料对甲醛的降解研究第59-71页
    5.1 引言第59-60页
    5.2 实验部分第60-65页
        5.2.1 光催化涂膜的制备第60-61页
        5.2.2 实验设计第61-62页
        5.2.3 光催化涂料降解甲醛的影响条件第62-63页
        5.2.4 气密性测定第63-64页
        5.2.5 甲醛空气质量采样器的实验原理第64-6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5-70页
        5.3.1 涂料基体成分对光催化涂料净化甲醛效率的影响第65-66页
        5.3.2 光照强度对光催化涂料净化甲醛效率的影响第66-67页
        5.3.3 甲醛的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涂料净化甲醛效率的影响第67-68页
        5.3.4 涂料的涂膜厚度对光催化涂料净化甲醛效率的影响第68-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1-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1-73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73-75页
        6.2.1 问题第73页
        6.2.2 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第84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杏中几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下一篇:LNG管内流体诱导振动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