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寓言赋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相关学术研究的回顾第10-13页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3-14页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唐代寓言赋概说第16-34页
    第一节 寓言赋的界定第16-25页
        一、寓言赋的性质第16-18页
        二、寓言赋的范围第18-25页
    第二节 唐代寓言赋发展概况第25-32页
        一、初盛唐:寓言复兴期第25-28页
        二、中唐:蓬勃发展期第28-30页
        三、晚唐:发展成熟期第30-32页
    第三节 唐代寓言赋的情致内涵及社会功用第32-34页
第二章 唐代寓言赋创作兴起之因第34-43页
    第一节 先唐寓言赋的创作经验第34-37页
        一、对先秦两汉叙事描写之继承第34-36页
        二、对魏晋言情感事之继承第36-37页
    第二节 文类观念的完善第37-40页
    第三节 唐代社会政治的剧变第40-43页
第三章 唐代寓言赋的行文策略第43-63页
    第一节 寓言赋的写作目的第43-50页
        一、政治教化第43-46页
        二、劝诫启示第46-48页
        三、传扬文化思想第48-50页
    第二节 寓言赋题材类型的选择第50-58页
        一、以动物、植物入赋第50-54页
        二、以器物入赋第54-56页
        三、以历史典故入赋第56-58页
    第三节 寓言赋行文的呈现方式第58-63页
        一、叙事功能的强化第58-60页
        二、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第60-63页
第四章 唐代寓言赋的文化意蕴第63-68页
    第一节 寓言赋与儒家文化第63-65页
        一、儒家仁政主张第63-64页
        二、士子用世精神第64-65页
    第二节 寓言赋与道家文化第65-68页
        一、庄子寓言赋的繁盛第65-66页
        二、崇道思想与旁观心态第66-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4-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十七年”战争电影中的爱情研究
下一篇:范云与西邸文人交游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