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特戏剧的“内向化”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10-13页 |
二、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3-18页 |
三、研究对象与目标 | 第18页 |
四、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一章 品特的成长经历与戏剧创作概况 | 第20-33页 |
第一节 体验“威胁”:战争中成长的叛逆青年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品特的戏剧创作概况 | 第22-33页 |
一、荒诞与真实:“威胁喜剧”创作阶段 | 第22-25页 |
二、记忆与真实:“家庭剧”创作阶段 | 第25-28页 |
三、介入真实:“政治剧”创作阶段 | 第28-33页 |
第二章 品特以真实体验为基础的“内向化”戏剧观 | 第33-46页 |
第一节 艺术真实的现代认知与“静态戏剧”理论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品特的戏剧观 | 第36-46页 |
一、戏剧真实来自体验的真实 | 第36-38页 |
二、不确定的情节与人物 | 第38-39页 |
三、通向内心的真实语言 | 第39-41页 |
四、对戏剧功能、作家使命的自我超越 | 第41-46页 |
第三章 品特对戏剧人物“内向化”的探索 | 第46-68页 |
第一节 对受害者心理的探索 | 第46-60页 |
一、惊弓之鸟与困兽之斗 | 第46-48页 |
二、建构回忆与逃避现实 | 第48-53页 |
三、直面创伤与追问真相 | 第53-60页 |
第二节 对迫害者心理的探索 | 第60-68页 |
一、虚伪面具下的野蛮与暴力 | 第60-61页 |
二、极度自卑的病态心理 | 第61-64页 |
三、自我意识的苏醒:从迫害者到受害者 | 第64-68页 |
第四章 品特对暴力场景的“内向化”处理 | 第68-84页 |
第一节 暴力场面隐于暗场 | 第68-72页 |
第二节 语言暴力取代动作暴力 | 第72-79页 |
第三节 “旁观有罪” | 第79-84页 |
结语 | 第84-87页 |
附录: 品特戏剧作品列表 | 第87-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致谢语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