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宪法基本权利的探视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探视权的立法模式与权利属性 | 第14-24页 |
一、探视权的立法模式 | 第14-16页 |
二、探视权与相关权利辨析 | 第16-20页 |
(一)探视权与亲权 | 第16-17页 |
(二)探视权与监护权 | 第17-19页 |
(三)探视权与抚养权 | 第19-20页 |
三、探视权的权利属性 | 第20-24页 |
(一)综合性权利 | 第20-21页 |
(二)自由权 | 第21-22页 |
(三)相对权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探视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24-43页 |
一、探视权民法理论存在困境 | 第24-31页 |
(一)探视权是亲权还是监护权 | 第24-25页 |
(二)探视权是权利还是义务 | 第25-26页 |
(三)探视权的制度价值是子女本位还是父母本位 | 第26-31页 |
二、探视权自身隐含私权与公权张力 | 第31-37页 |
(一)国家义务与未成年人权利 | 第31-32页 |
(二)国家义务与父母权利 | 第32-34页 |
(三)国家义务与家庭权利 | 第34-37页 |
三、探视权司法实践凸显法律问题 | 第37-43页 |
(一)探视权的主体范围 | 第37-39页 |
(二)探视权的中止 | 第39-40页 |
(三)探视权的强制执行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对探视权宪法保护路径的思考 | 第43-51页 |
一、明晰探视权基本权利属性 | 第43-46页 |
二、法官的合宪性解释 | 第46-49页 |
三、相关立法的完善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