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1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1.2.2 胶黏物对生产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3.1 胶粘物来源 | 第13-14页 |
1.3.2 胶粘物分类 | 第14页 |
1.4 胶粘物性质及危害 | 第14-15页 |
1.4.1 胶粘物性质 | 第14页 |
1.4.2 胶粘物的危害 | 第14-15页 |
1.5 胶粘物检测 | 第15-16页 |
1.5.1 INGEDE法 | 第15页 |
1.5.2 RMD湿试样法 | 第15-16页 |
1.5.3 FTI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第16页 |
1.5.4 USPS法 | 第16页 |
1.6 胶粘物的处理 | 第16-19页 |
1.6.1 机械控制法 | 第16-17页 |
1.6.2 胶粘物的化学控制法 | 第17-19页 |
1.6.3 生物方法 | 第19页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1页 |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废纸制浆胶粘物分析 | 第21-32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2 胶黏物检测方法 | 第22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22-31页 |
2.3.1 烘干部刮刀片上胶粘物基本组分分析 | 第22-23页 |
2.3.2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SEM/EDS)分析 | 第23-25页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5-26页 |
2.3.4 胶粘物成分分析 | 第26-27页 |
2.3.5 工厂实际快速检测分析 | 第27-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纸机网下白水气浮法胶粘物控制研究 | 第32-45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1.1 废纸制浆工艺流程 | 第32-33页 |
3.1.2 工艺难点分析 | 第33页 |
3.2 气浮法去除废纸造纸网下白水中胶粘物流程及工艺 | 第33-36页 |
3.2.1 气浮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 第34页 |
3.2.2 设备结构组成 | 第34-35页 |
3.2.3 浅层气浮流程简图 | 第35页 |
3.2.4 药品添加 | 第35-36页 |
3.3 气浮处理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3.1 SS去除率 | 第36-37页 |
3.3.2 COD去除率 | 第37页 |
3.3.3 进口白水及浮渣灰分检测数据对比 | 第37-38页 |
3.3.4 底层网下白水浓度变化趋势 | 第38页 |
3.3.5 成纸质量变化情况 | 第38-40页 |
3.4 生产运行时间效率变化情况 | 第40-41页 |
3.5 生产现场情况 | 第41-42页 |
3.6 气浮处理量说明 | 第42页 |
3.7 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42-44页 |
3.7.1 技改费用明细 | 第42-43页 |
3.7.2 运行费用分析 | 第43页 |
3.7.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3-44页 |
3.8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废纸浆料浮选法去除胶粘物研究 | 第45-54页 |
4.1 浆料浮选系统分析 | 第45-48页 |
4.1.1 浆料浮选系统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 第45页 |
4.1.2 浆料浮选系统设备结构组成 | 第45-46页 |
4.1.3 浆料浮选系统流程简图 | 第46-47页 |
4.1.4 初步设计实验室分析 | 第47-48页 |
4.2 系统投用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4.2.1 改造投用后结果 | 第48页 |
4.2.2 结果分析 | 第48页 |
4.2.3 优化调整后成纸质量变化情况 | 第48-49页 |
4.3 优化调整后生产运行时间效率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4.4 生产现场情况 | 第50页 |
4.5 投资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50-52页 |
4.5.1 项目投资分析 | 第50-51页 |
4.5.2 运行成本分析 | 第51-52页 |
4.5.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2页 |
4.6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化学法去除微细胶粘物研究 | 第54-66页 |
5.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54页 |
5.1.1 实验原料 | 第54页 |
5.1.2 实验试剂 | 第54页 |
5.2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54-57页 |
5.2.1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5.2.2 化学品添加方案 | 第54-55页 |
5.2.3 化学法的作用原理 | 第55-57页 |
5.3 化学法处理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5.3.1 化学品A和化学品B对胶粘物的影响 | 第57-59页 |
5.3.2 化学品处理胶粘物对生产的影响分析 | 第59-63页 |
5.4 运行情况分析 | 第63-64页 |
5.4.1 客诉情况分析 | 第63页 |
5.4.2 纸机运行时间效率情况分析 | 第63-64页 |
5.4.3 产量情况分析 | 第64页 |
5.5 小结 | 第64-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创新点和难点分析 | 第67页 |
6.2.1 创新点 | 第67页 |
6.2.2 重点难点总结 | 第67页 |
6.3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