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1.4.1 本文的创新 | 第15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5-16页 |
2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的基础理论 | 第16-28页 |
2.1 “营改增”的理论依据和政策目标 | 第16-20页 |
2.1.1 “营改增”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2.1.2 “营改增”的政策目标 | 第19-20页 |
2.2 建筑业“营改增”的政策目标 | 第20-24页 |
2.2.1 我国建筑行业的特点 | 第21-23页 |
2.2.2 建筑业“营改增”的目标 | 第23-24页 |
2.3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效应评价体系设立的依据 | 第24-28页 |
2.3.1 政策效应及政策效应评价的基本界定 | 第24-25页 |
2.3.2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效应评价体系的设立 | 第25-26页 |
2.3.3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效应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6-28页 |
3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减税效应分析 | 第28-38页 |
3.1 基于政策设计对建筑业“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分析 | 第28-31页 |
3.1.1 对小规模纳税人税负的影响测算 | 第28-29页 |
3.1.2 对一般纳税人税负的影响测算 | 第29-31页 |
3.2 基于上市公司数据对建筑业“营改增”减税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1-38页 |
3.2.1 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 第31-33页 |
3.2.2 数据来源与相关检验 | 第33-35页 |
3.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5-38页 |
4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的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 第38-45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38-40页 |
4.1.1 变量的选取 | 第38页 |
4.1.2 样本数据的选取及计算 | 第38-40页 |
4.2 模型建立与相关检验 | 第40-42页 |
4.2.1 模型建立 | 第40-41页 |
4.2.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41页 |
4.2.3 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4.2.4 共线性诊断 | 第42页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4.3.1 实证结果 | 第43页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5 提高建筑业“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建议 | 第45-52页 |
5.1 进一步完善建筑业“营改增”政策 | 第45-48页 |
5.1.1 简化我国增值税税率 | 第45-47页 |
5.1.2 扩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 | 第47页 |
5.1.3 规范特殊增值税税收政策 | 第47-48页 |
5.2 加强建筑企业增值税涉税事项管理 | 第48-52页 |
5.2.1 规范企业增值税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5.2.2 强化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