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大同市左云县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探析

摘要第9-10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实地问卷调查与官方数据相结合第13页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第13-14页
        1.3.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第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页
    1.5 研究内容第14-16页
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6-22页
    2.1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6-20页
        2.1.1 耕地撂荒的概念第16页
        2.1.2 耕地撂荒的类型第16-17页
        2.1.3 耕地撂荒的原因第17-20页
    2.2 国外研究综述第20-22页
3 农村耕地撂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第22-24页
    3.1 耕地撂荒的相关概念第22-23页
        3.1.1 耕地第22页
        3.1.2 荒地第22页
        3.1.3 四荒地第22页
        3.1.4 撂荒耕地及耕地撂荒第22页
        3.1.5 本文对耕地撂荒的定义第22-23页
    3.2 相关理论基础第23-24页
        3.2.1 “经济人”假设第23页
        3.2.2 政府失灵第23页
        3.2.3 土地资源稀缺性第23-24页
4 左云县耕地撂荒现状第24-27页
    4.1 研究区域概况第24-25页
        4.1.1 地理环境第24页
        4.1.2 自然资源第24-25页
        4.1.3 人口规模第25页
        4.1.4 经济发展第25页
    4.2 样本说明第25-26页
    4.3 问卷说明第26页
    4.4 左云县耕地撂荒现状第26-27页
5 左云县耕地撂荒现象的定量分析第27-35页
    5.1 被访村民基本情况第27-31页
        5.1.1 年龄情况第27-28页
        5.1.2. 健康状况第28页
        5.1.3. 文化程度第28-29页
        5.1.4. 收入情况第29-31页
    5.2 模型选取第31-35页
        5.2.1 模型选择第31-33页
        5.2.2. 实证分析第33页
        5.2.3 分析结果第33-35页
6 左云县耕地撂荒现象的成因分析第35-52页
    6.1 年龄的影响第35-37页
    6.2 身体健康的影响第37-38页
    6.3 文化程度的影响第38-40页
    6.4 比较收益的影响第40-44页
    6.5 区域规模的影响第44-48页
        6.5.1 区域人均耕地和人均收入情况第44-48页
        6.5.2 区域所处区位情况第48页
    6.6 政策法规的影响第48-50页
        6.6.1 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第48-49页
        6.6.2 惠农补贴发放存在问题第49-50页
        6.6.3 土地监管执法不足第50页
    6.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耕地撂荒的影响第50-52页
7 左云县耕地撂荒现象的解决建议第52-56页
    7.1 保障基本生活水平第52-53页
        7.1.1 保障农民基本身体健康第52页
        7.1.2 保障农民义务教育完成第52-53页
    7.2 提振农村产业发展第53页
    7.3 加强土地法制监管第53-55页
        7.3.1 利用科技服务加强土地监管第53-54页
        7.3.2 建立完备法律体系保障执法第54页
        7.3.3 严格土地监管高效利用耕地第54页
        7.3.4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第54-55页
    7.4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第55-56页
8 结语第56-58页
    8.1 研究主要结论第56-57页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Abstract第61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农谷功能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研究
下一篇:昌邑潍水田园综合体的管理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