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雷暴地区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雷电地闪定位方法 | 第9-11页 |
1.2.2 地闪密度统计方法 | 第11-15页 |
1.2.3 输电线路走廊地闪分布统计 | 第15-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基于网格法的地闪分布统计及其局限性 | 第18-33页 |
2.1 资料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2 广西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 第19-28页 |
2.2.1 广西地区地闪时间分布特征 | 第19-21页 |
2.2.2 广西地区地闪密度 | 第21-23页 |
2.2.3 广西地区雷电流分布特征 | 第23-25页 |
2.2.4 防城港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 第25-28页 |
2.3 网格法统计的局限性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地闪分布统计及其适用范围 | 第33-46页 |
3.1 雷电定位系统误差及其核函数的选择 | 第33-39页 |
3.1.1 雷电的定位误差 | 第33-37页 |
3.1.2 基于雷电定位误差的核密度函数 | 第37-39页 |
3.2 核密度估计的优势 | 第39-43页 |
3.3 核密度估计的适用范围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应用核密度估计的线路走廊地闪参数统计 | 第46-70页 |
4.1 计及输电线路杆塔密度的雷害统计 | 第46-60页 |
4.1.1 输电线路雷害基本理论 | 第46-50页 |
4.1.2 线路雷害与地闪密度的对应性 | 第50-52页 |
4.1.3 线路雷害与线路密度的对应性 | 第52-55页 |
4.1.4 地闪-杆塔复合密度方法 | 第55-58页 |
4.1.5 线路雷害与复合密度的对应性 | 第58-60页 |
4.2 短时地闪密度及其雷害相关性 | 第60-68页 |
4.2.1 防城港地区两次连续雷击跳闸事故 | 第60-62页 |
4.2.2 强雷暴天气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 第62-63页 |
4.2.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短时地闪参数统计 | 第63-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页 |
5.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