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与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电磁超声测厚技术 | 第12-13页 |
1.2.4 激光超声测厚技术 | 第13页 |
1.2.5 压电超声测厚技术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5-18页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系统方案构建 | 第18-29页 |
2.1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方法研究 | 第18-21页 |
2.2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系统设计要求 | 第21-22页 |
2.3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系统方案构建 | 第22-28页 |
2.3.1 壁厚检测机械设计 | 第23-26页 |
2.3.2 壁厚检测运动控制 | 第26-27页 |
2.3.3 壁厚数据采集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舱段结构件壁厚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9-40页 |
3.1 电磁超声波检测仪器概况及参数指标 | 第29-30页 |
3.1.1 电磁超声波检测仪器概况 | 第29页 |
3.1.2 仪器参数指标和探头介绍 | 第29-30页 |
3.2 舱段结构件壁厚数据采集处理 | 第30-37页 |
3.2.1 舱段结构件装夹及参考点选取 | 第30页 |
3.2.2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方式规划 | 第30-33页 |
3.2.3 舱段结构件壁厚异常值处理 | 第33-35页 |
3.2.4 舱段结构件壁厚值数据存储 | 第35页 |
3.2.5 壁厚检测系统测量精度试验分析 | 第35-37页 |
3.3 舱段结构件壁厚数据整合简化处理 | 第37-39页 |
3.3.1 采集的壁厚值数据与坐标点匹配 | 第37-38页 |
3.3.2 舱段结构件三维点云的简化平滑处理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点云配准与模型重构算法研究 | 第40-51页 |
4.1 三维点云数据配准 | 第40页 |
4.2 本文点云配准方法 | 第40-45页 |
4.2.1 点云数据集粗配准 | 第40-41页 |
4.2.2 点云数据集精配准 | 第41-43页 |
4.2.3 点云配准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4.3 试件点云数据三角化模型重构 | 第45页 |
4.4 本文点云数据三角化方法 | 第45-50页 |
4.4.1 Delaunay算法的特性 | 第45-47页 |
4.4.2 本算法的基本实现思想及超级四面体的构造 | 第47-49页 |
4.4.3 三角剖分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舱段结构件壁厚偏差修正与软件开发 | 第51-58页 |
5.1 舱段结构件壁厚偏差显示 | 第51-52页 |
5.2 舱段结构件壁厚偏差修正方法 | 第52-53页 |
5.3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与切削系统软件的开发 | 第53-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舱段结构件壁厚检测系统测试 | 第58-62页 |
6.1 实验室测试 | 第58-59页 |
6.2 试件壁厚偏差显示 | 第59页 |
6.3 试件壁厚偏差修正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7.1 总结 | 第62-63页 |
7.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学期间所取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