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3.1 异构无线网络共存问题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2 ZigBee和WiFi网络共存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 | 第18-20页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4.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ZigBee与WiFi共存干扰模型研究 | 第20-31页 |
2.1 ZigBee与WiFi概述 | 第20-21页 |
2.2 ZigBee与WiFi共存干扰实验 | 第21-30页 |
2.2.1 实验软硬件平台简介 | 第21-22页 |
2.2.2 ZigBee与WiFi共存环境 | 第22-26页 |
2.2.3 ZigBee与WiFi共存模型建立 | 第26-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ZigBee与WiFi共存方法研究 | 第31-48页 |
3.1 基于前向纠错技术的共存方法 | 第31-42页 |
3.1.1 基于(12,8)汉明码的纠错方法 | 第31-34页 |
3.1.2 基于(2,1,6)卷积码的纠错方法 | 第34-38页 |
3.1.3 基于(15,7)BCH码的纠错方法 | 第38-42页 |
3.2 基于重传机制的共存方法 | 第42-45页 |
3.3 基于自适应FEC和ARQ的共存方法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FEC和ARQ的共存实现及性能分析 | 第48-57页 |
4.1 基于USRP平台的自适应共存方法实现 | 第48-53页 |
4.2 基于自适应FEC和ARQ的共存技术性能分析 | 第53-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