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楼盖结构振动性能测试与分析
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未来发展方向 | 第12-13页 |
1.1.2 木建筑楼盖结构振动为当代研究热点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创新点 | 第22-2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创新点 | 第23-2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与计算 | 第25-48页 |
2.1 概述 | 第25-26页 |
2.1.1 实地测绘与建筑制图 | 第25页 |
2.1.2 材料的弹性常数测试 | 第25页 |
2.1.3 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 | 第25-26页 |
2.2 装配式轻型木结构建筑实地测绘与建筑制图 | 第26-30页 |
2.2.1 实地测绘 | 第26-28页 |
2.2.2 建筑制图 | 第28-30页 |
2.3 材料基本参数及其弹性模量测定 | 第30-33页 |
2.3.1 测试材料与测试仪器 | 第30-31页 |
2.3.2 弹性模量测试方法 | 第31-32页 |
2.3.3 弹性模量测试结果 | 第32-33页 |
2.4 ANSYS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3-47页 |
2.4.1 ANSYS模型建立过程 | 第33-39页 |
2.4.2 装配式建筑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楼盖结构的静态荷载测试与分析 | 第48-56页 |
3.1 概述 | 第48页 |
3.2 测试对象与测试器具 | 第48页 |
3.2.1 测试对象 | 第48页 |
3.2.2 测试器具 | 第48页 |
3.3 测试原理与方法 | 第48-51页 |
3.3.1 均布荷载挠度测试方法 | 第48页 |
3.3.2 集中荷载挠度测试方法 | 第48-5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楼盖结构的模态试验与分析 | 第56-69页 |
4.1 概述 | 第56页 |
4.2 测试对象与测试仪器 | 第56-57页 |
4.2.1 测试对象 | 第56页 |
4.2.2 仪器仪器 | 第56-57页 |
4.3 测试原理与方法 | 第57-60页 |
4.4 测量过程 | 第60-63页 |
4.4.1 前期准备 | 第60-61页 |
4.4.2 模态试验预试验 | 第61-62页 |
4.4.3 单向模态试验 | 第62-63页 |
4.4.4 双向模态试验 | 第63页 |
4.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4.5.1 单向模态试验结果 | 第63-65页 |
4.5.2 双向模态试验结果 | 第65页 |
4.5.3 测试结果分析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楼盖结构的环境与冲击激励测试与分析 | 第69-94页 |
5.1 概述 | 第69页 |
5.2 测试对象与测试仪器 | 第69页 |
5.2.1 测试对象 | 第69页 |
5.2.2 仪器仪器 | 第69页 |
5.3 测试方法 | 第69-76页 |
5.3.1 环境激励测试方法 | 第69-70页 |
5.3.2 冲击激励测试方法 | 第70-76页 |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6-92页 |
5.4.1 环境激励测试结果 | 第76-80页 |
5.4.2 球类激励测试结果 | 第80-83页 |
5.4.3 人行激励测试结果 | 第83-86页 |
5.4.4 有节奏运动激励测试结果 | 第86-87页 |
5.4.5 阻尼比测试结果 | 第87-88页 |
5.4.6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8-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6.1 结论 | 第94-95页 |
6.2 展望 | 第95-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99页 |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7-98页 |
2 授权专利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1:一栋2层轻型木结构建筑设计图 | 第103-115页 |
附录2:一栋2层轻型木结构建筑SU模型图 | 第115-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