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基于假病毒的基孔肯雅病毒(CHIKV)疫苗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

英文缩略词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前言第10-19页
    1.1 病原学第10-11页
    1.2 感染症状第11-12页
    1.3 致病机理第12页
    1.4 流行特点第12-13页
    1.5 实验室检测第13-14页
    1.6 药物与疫苗第14-15页
    1.7 动物模型第15-16页
    1.8 假病毒(Pseudovirus)第16页
    1.9 可视化小动物活体成像模型第16-17页
    论文设计第17-19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9-33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4页
        2.1.1 材料第19-22页
        2.1.2 主要仪器第22页
        2.1.3 常用溶液第22-23页
        2.1.4 实验动物第23页
        2.1.5 主要生物软件和分析工具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3页
        2.2.1 质粒小提第24页
        2.2.2 质粒鉴定第24-25页
        2.2.3 质粒中提及定量第25-26页
        2.2.4 假病毒制备第26页
        2.2.5 假病毒滴定第26-27页
        2.2.6 目的片段PCR扩增第27页
        2.2.7 载体酶切第27-28页
        2.2.8 PCR产物及酶切载体胶回收第28-29页
        2.2.9 载体与目的片段连接转化第29页
        2.2.10 Western Blot第29-30页
        2.2.11 体外中和抗体活性检测第30-31页
        2.2.12 小鼠活体成像第31-32页
        2.2.13 DNA疫苗免疫第32-33页
3 实验结果第33-49页
    3.1 CHIKV假病毒包装体系的优化及验证第33-36页
        3.1.1 CHIKV假病毒构建流程第33页
        3.1.2 CHIKV假病毒包装体系优化第33-35页
        3.1.3 CHIKV假病毒验证第35-36页
    3.2 CHIKV假病毒体外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6-39页
        3.2.1 敏感细胞的选择第36-37页
        3.2.2 细胞接种量的确定第37-38页
        3.2.3 检测时间的确定第38-39页
        3.2.4 病毒加入量的确定第39页
    3.3 CHIKV假病毒可视化小鼠模型的建立第39-42页
        3.3.1 小鼠品系的选择第39-40页
        3.3.2 感染途径的选择第40-41页
        3.3.3 组织解剖检测第41页
        3.3.4 半数组织感染剂量AID50的确定第41-42页
    3.4 CHIKV DNA疫苗的构建及其有效性评价第42-49页
        3.4.1 CHIKV DNA疫苗的构建第42-44页
        3.4.2 抗血清被动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第44-46页
        3.4.3 CHIKV DNA疫苗小鼠体内有效性评价第46-48页
        3.4.4 抗体保护水平分析第48-49页
4 讨论第49-53页
    4.1 高滴度假病毒包装体系的构建第49-50页
    4.2 体外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0页
    4.3 CHIKV假病毒可视化小鼠感染模型第50-51页
    4.4 CHIKV DNA疫苗的构建第51-53页
5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2页
综述第62-78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重组人干扰素α2b纳米抗体的研制与初步应用
下一篇:基于SERS技术快速鉴别多种致病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