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数据分块技术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快速检测识别重复数据技术的研究 | 第11-13页 |
1.2.3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系统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 主要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重复数据删除关键技术研究 | 第17-26页 |
2.1 重复数据删除流程 | 第17页 |
2.2 重复数据删除粒度 | 第17-18页 |
2.2.1 文件粒度 | 第17-18页 |
2.2.2 数据块粒度 | 第18页 |
2.2.3 字节粒度 | 第18页 |
2.3 数据分块与指纹生成 | 第18-19页 |
2.3.1 数据固定长度分块(Fixed-sizeChunking) | 第18页 |
2.3.2 数据变长分块(VariableChunking) | 第18-19页 |
2.3.3 数据指纹生成 | 第19页 |
2.4 数据块指纹索引与检索策略 | 第19-24页 |
2.4.1 布隆过滤器指纹索引与检索策略 | 第19-20页 |
2.4.2 B+树指纹索引与检索策略 | 第20-21页 |
2.4.3 B+树簇指纹索引与检索策略 | 第21-23页 |
2.4.4 哈希表指纹索引与检索策略 | 第23-24页 |
2.5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系统研究 | 第24-25页 |
2.5.1 取模分布式方案 | 第24页 |
2.5.2 基于P2P路由机制的分布式方案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B+树簇和哈希表相结合的指纹索引和检索方法设计 | 第26-33页 |
3.1 数据块指纹检索流程 | 第26-27页 |
3.2 B+树簇和哈希表相结合的指纹索引和检索方法 | 第27-32页 |
3.2.1 B+树簇指纹索引 | 第27-28页 |
3.2.2 哈希表指纹索引 | 第28-29页 |
3.2.3 基于B+树簇和哈希表的指纹索引和检索方法 | 第29-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原型系统设计 | 第33-48页 |
4.1 重复数据删除原型系统设计 | 第33-36页 |
4.1.1 数据分块和指纹计算模块 | 第33-34页 |
4.1.2 生成备份流模块 | 第34页 |
4.1.3 网络传输模块 | 第34-35页 |
4.1.4 备份流处理模块 | 第35页 |
4.1.5 指纹管理模块 | 第35页 |
4.1.6 数据块管理模块 | 第35-36页 |
4.1.7 文件恢复模块 | 第36页 |
4.1.8 数据存储模块 | 第36页 |
4.2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原型系统设计 | 第36-47页 |
4.2.1 Chord协议简介 | 第36-37页 |
4.2.2 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原型系统(Chord-DDS)架构 | 第37-39页 |
4.2.3 资源在Chord-DDS中定位机制 | 第39-42页 |
4.2.4 节点加入Chord-DDS机制 | 第42-43页 |
4.2.5 节点失效或退出Chord-DDS机制 | 第43-44页 |
4.2.6 Chord-DDS的负载均衡机制 | 第44-46页 |
4.2.7 Chord-DDS的资源备份机制 | 第46-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62页 |
5.1 实验环境搭建 | 第48-49页 |
5.1.1 重复数据删除原型系统搭建 | 第48页 |
5.1.2 基于Chord协议的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系统搭建 | 第48-49页 |
5.2 实验数据集 | 第49页 |
5.3 指纹索引和检索方法的性能对比测试 | 第49-52页 |
5.3.1 测试数据集和参数设置 | 第50页 |
5.3.2 BTreeHash和LRU对比测试 | 第50-51页 |
5.3.3 BTreeHash和HashTable对比测试 | 第51-52页 |
5.4 基于Chord协议的分布式重复数据删除系统测试 | 第52-61页 |
5.4.1 Chord-DDS资源定位功能测试 | 第53-55页 |
5.4.2 节点加入Chord-DDS功能测试 | 第55-58页 |
5.4.3 节点失效或退出Chord-DDS功能测试 | 第58-59页 |
5.4.4 Chord-DDS负载均衡性能测试 | 第59-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