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中国论文--群众性体育活动论文--青少年论文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2-50页
    1.1 命题的由来第12-19页
        1.1.1 转变政府体育服务职能“时不我待”第12-13页
        1.1.2 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第13-15页
        1.1.3 完善青少年体育治理体系呼之欲出第15-18页
        1.1.4 青少年体育理论研究的视阈融合第18-19页
    1.2 文献综述第19-34页
        1.2.1 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研究第19-26页
        1.2.2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第26-30页
        1.2.3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服务研究第30-31页
        1.2.4 小结第31-34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34-38页
    1.4 推进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意义第38-43页
    1.5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第43-44页
        1.5.1 研究目的第43页
        1.5.2 创新之处第43-44页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44-50页
        1.6.1 研究思路第44-45页
        1.6.2 研究方法第45-50页
2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基础第50-53页
    2.1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推崇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与生产的分离第50页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推崇公共服务精神,重视政府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第50-51页
    2.3 契约理论:强调明确政府与社会力量在购买过程中的责权利第51-53页
3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调查与满意度测评第53-90页
    3.1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结构特征分析第53-75页
        3.1.1 1985-2015年中国青少年体质的变化第53-55页
        3.1.2 青少年闲暇生活方式的调查—基于体育参与的视角第55-70页
        3.1.3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偏好分析第70-75页
    3.2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测评第75-87页
        3.2.1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设计第75-81页
        3.2.2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总体状况第81-86页
        3.2.3 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比较分析第86-87页
    3.3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导向第87-90页
4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考察与问题透视第90-142页
    4.1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基本情况第90-104页
        4.1.1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探索第90-95页
        4.1.2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设计第95-103页
        4.1.3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特征第103-104页
    4.2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案例分析第104-136页
        4.2.1 北京市高校参与支持中小学体育特色发展项目第104-114页
        4.2.2 长沙市政府购买青少年暑假游泳服务第114-123页
        4.2.3 上海市政府购买青少年三大球公益培训服务第123-136页
    4.3 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问题透视第136-142页
5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与机制第142-160页
    5.1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及相互关系第143-148页
    5.2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及边界第148-150页
    5.3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与工作模式第150-155页
    5.4 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运行机制第155-160页
6 推进我国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路径选择与实施建议第160-183页
    6.1 政府:角色定位、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第160-174页
        6.1.1 基于政府角色定位的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目标政策第160-164页
        6.1.2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途径政策第164-171页
        6.1.3 基于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需求满意度的政府购买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的条件政策第171-174页
    6.2 体育社会力量:独立性、自主性、社会资本与社会责任第174-180页
        6.2.1 重新定位体育社会组织的角色与功能,承认其在青少年体育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第174-175页
        6.2.2 优化体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增强体育社会组织的独立性第175-177页
        6.2.3 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体育社会组织的自主性第177-179页
        6.2.4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社会资本,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跨界整合第179-180页
    6.3 青少年:认知、养成教育与核心素养第180-183页
        6.3.1 增强青少年及其监护人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的认知程度第180-181页
        6.3.2 重视青少年体育养成教育,培育青少年体育核心素养第181-183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83-186页
    7.1 研究结论第183-184页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184-186页
致谢第186-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193页
附录第193-205页
    附录 Ⅰ第193-195页
    附录 Ⅱ第195-196页
    附录 Ⅲ第196-200页
    附录 Ⅳ第200-205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组织提取算法研究
下一篇:证据回归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在热工对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