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内涵 | 第20-21页 |
·生态补偿的标准和原则 | 第21-22页 |
·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第22页 |
·生态补偿方式和类型研究 | 第22-24页 |
·生态补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生态补偿的研究趋势 | 第25-26页 |
3 鄱阳湖湿地概况 | 第26-34页 |
·区域概况 | 第26-28页 |
·地理位置 | 第26页 |
·气候条件 | 第26页 |
·社会经济 | 第26-28页 |
·鄱阳湖湿地的现状 | 第28-31页 |
·鄱阳湖湿地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鄱阳湖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分类 | 第31-34页 |
4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第34-40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理论 | 第34-35页 |
·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第35-36页 |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36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 第36-40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第36-37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分析 | 第37-39页 |
·鄱阳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确定 | 第39-40页 |
5 鄱阳湖湿地生态足迹研究 | 第40-47页 |
·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 | 第40-41页 |
·生态足迹 | 第40页 |
·生物生产性土地 | 第40页 |
·均衡因子 | 第40页 |
·产量因子 | 第40-41页 |
·生态承载力 | 第41页 |
·生态赤字和生态盈余 | 第41页 |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第41-43页 |
·生态足迹计算 | 第41-42页 |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 | 第42-43页 |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43-44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足迹的计算 | 第44-47页 |
·鄱阳湖湿地生物资源帐户部分 | 第44-45页 |
·鄱阳湖湿地能源帐户部分 | 第45-46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赤字分析 | 第46-47页 |
6 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第47-53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量计算 | 第47-49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确定 | 第49-50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主客体 | 第50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方式 | 第50-51页 |
·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建议 | 第51-53页 |
·积极制定湿地生态补偿法律政策 | 第51页 |
·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 | 第51-52页 |
·利用生态标记保护鄱阳湖湿地 | 第52页 |
·收取旅游资源保护费 | 第52-53页 |
7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