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3.1 课题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3.2 课题研究对象的特点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论文理论框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建筑能耗分析方法及舒适度理论基础研究 | 第23-33页 |
2.1 低能耗教学楼及舒适度的定义 | 第23-25页 |
2.1.1 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 第23页 |
2.1.2 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定义 | 第23-25页 |
2.2 高校教学楼能耗分析理论 | 第25-26页 |
2.2.1 静态能耗分析理论 | 第25-26页 |
2.2.2 动态能耗分析理论 | 第26页 |
2.3 教学楼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分析理论 | 第26-28页 |
2.3.1 人体得热平衡方程 | 第26-27页 |
2.3.2 热环境的综合评价 | 第27-28页 |
2.4 高校教学楼能耗动态分析软件 | 第28-31页 |
2.4.1 EnergyPlus软件介绍 | 第28-30页 |
2.4.2 DesignBuilder软件介绍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校区典型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及建筑能耗相关数据模拟分析 | 第33-57页 |
3.1 检测研究建筑的选取 | 第33-36页 |
3.2 检测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情况 | 第36-43页 |
3.2.1 墙体围护结构 | 第36-38页 |
3.2.2 基于采光需求的侧窗设计 | 第38-39页 |
3.2.3 被动式通风、采光井 | 第39-42页 |
3.2.4 集中供热与地源热泵互补供热系统 | 第42-43页 |
3.3 教学楼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 | 第43-48页 |
3.3.1 地理位置和气象数据 | 第43-44页 |
3.3.2 教学楼建筑围护结构 | 第44-46页 |
3.3.3 房间类型及室内参数的设定 | 第46-47页 |
3.3.4 HVAC系统及其他输入条件 | 第47-48页 |
3.4 各建筑节能技术对教学楼综合影响分析 | 第48-55页 |
3.4.1 外墙系统对教室负荷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3.4.2 基于采光需求的侧窗对教室负荷影响分析 | 第49-51页 |
3.4.3 通风采光井对教室综合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3.4.4 采暖末端散热方式对教室负荷影响分析 | 第52-54页 |
3.4.5 教学楼能耗特征分析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校区典型建筑室内物理环境及能耗相关数据检测分析 | 第57-83页 |
4.1 主要教学楼室内物理环境检测方案 | 第57-62页 |
4.1.1 检测目的 | 第57页 |
4.1.2 检测方案设计 | 第57-60页 |
4.1.3 检测方案设计的依据 | 第60-62页 |
4.2 主要教学楼室内热环境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62-73页 |
4.2.1 教学楼室内过渡季节与采暖季室内热环境状况 | 第64-70页 |
4.2.2 教学楼采暖季室内热环境舒适度PMV值综合对比分析 | 第70-73页 |
4.3 教学楼室内采光节能技术综合效果检测验证分析 | 第73-77页 |
4.3.1 教学楼室天然光采光标准要求 | 第73页 |
4.3.2 采光井对教学楼走廊天然采光补偿效果验证分析 | 第73-75页 |
4.3.3 竖向条窗教室天然采光照度及均匀度分析 | 第75-77页 |
4.4 教学楼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实际效果检测验证分析 | 第77-80页 |
4.4.1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数据 | 第77-78页 |
4.4.2 外围护结表面温度检测数据分析 | 第78-79页 |
4.4.3 外墙体节能策略模拟数据及检测数据综合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4.5 教学楼建筑耗热量检测验证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80-82页 |
4.5.1 教学楼耗热量及其计算 | 第80页 |
4.5.2 教学楼建筑耗热量检测数据 | 第80-81页 |
4.5.3 教学楼耗热量数据综合对比 | 第81-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典型建筑节能技术优化设计 | 第83-101页 |
5.1 建筑外维护结构的节能优化设计 | 第83-88页 |
5.1.1 外墙构造结构优化设计 | 第83-85页 |
5.1.2 呼吸式幕墙的优化设计 | 第85-86页 |
5.1.3 减少外门窗的传热能耗设计 | 第86-88页 |
5.2 建筑平面分区优化设计 | 第88-91页 |
5.2.1 建筑平面功能布置分区优化 | 第88-89页 |
5.2.2 增设温度阻尼区 | 第89-91页 |
5.3 建筑采光井节能优化设计 | 第91-94页 |
5.3.1采光通风井顶部构造优化设计 | 第91-92页 |
5.3.2 采光井内部涂料的替换 | 第92-94页 |
5.4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 | 第94-99页 |
5.4.1 合理设定建筑的室内参数 | 第94-96页 |
5.4.2 供暖系统末端散热方式优化 | 第96-98页 |
5.4.3 HVAC系统能源供给优化 | 第98-99页 |
5.4.4 采暖计费政策的征询 | 第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结语 | 第101-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作者简介 | 第10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结题报告 | 第109-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