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7页 |
1.1 阿维拉霉素的结构与性质 | 第13-14页 |
1.2 阿维拉霉素的作用机制、安全性及应用 | 第14-16页 |
1.2.1 阿维拉霉素的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1.2.2 阿维拉霉素的安全性 | 第15页 |
1.2.3 阿维拉霉素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抗生素发酵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1.3.1 温度的影响 | 第16页 |
1.3.2 pH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3 溶氧的影响 | 第17页 |
1.3.4 补料的影响 | 第17-18页 |
1.4 抗生素的分离纯化 | 第18-21页 |
1.4.1 盐析法 | 第18-19页 |
1.4.2 萃取法 | 第19页 |
1.4.3 吸附法 | 第19-20页 |
1.4.4 色谱法 | 第20页 |
1.4.5 离子交换法 | 第20-21页 |
1.5 抗生素含量测定 | 第21-23页 |
1.5.1 微生物检定法 | 第21-22页 |
1.5.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22页 |
1.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2-23页 |
1.5.4 其他方法 | 第23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23-27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6.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23-24页 |
1.6.3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阿维拉霉素生产菌罐上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27-4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29页 |
2.1.1 菌种 | 第27页 |
2.1.2 培养基 | 第27-28页 |
2.1.3 药品与试剂 | 第28页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2.2.1 菌种培养 | 第29-30页 |
2.2.2 代谢参数的测定 | 第30-32页 |
2.2.3 阿维拉霉素含量测定 | 第32-33页 |
2.2.4 罐上发酵条件优化 | 第33-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2.3.1 变温发酵条件优化 | 第35-40页 |
2.3.2 罐上发酵pH调控 | 第40-41页 |
2.3.3 罐上发酵溶氧调控 | 第41-42页 |
2.3.4 补料条件优化 | 第42-45页 |
2.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阿维拉霉素组分的分离纯化 | 第47-6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3.1.1 菌种 | 第47页 |
3.1.2 检定培养基 | 第47-48页 |
3.1.3 药品与试剂 | 第48页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3.2.1 阿维拉霉素的测定方法 | 第48-49页 |
3.2.2 阿维拉霉素分离纯化的主要流程 | 第49页 |
3.2.3 第一工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9-50页 |
3.2.4 第二工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3.2.5 第三工段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5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1-61页 |
3.3.1 第一工段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1-53页 |
3.3.2 第二工段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3-57页 |
3.3.3 第三工段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57-60页 |
3.3.4 阿维拉霉素单组分分离纯化的回收率 | 第60-61页 |
3.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阿维拉霉素的无盐体系流动相液相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3-75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4.1.1 菌种 | 第63页 |
4.1.2 检定培养基 | 第63页 |
4.1.3 药品与试剂 | 第63-64页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4.2.1 阿维拉霉素预混剂样品处理 | 第64页 |
4.2.2 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效价 | 第64页 |
4.2.3 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64-65页 |
4.2.4 阿维拉霉素单组分对照品的验证 | 第65-66页 |
4.2.5 阿维拉霉素预混剂生测效价与液相效价对比 | 第6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6-74页 |
4.3.1 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66-70页 |
4.3.2 阿维拉霉素单组分对照品的验证 | 第70-72页 |
4.3.3 液相方法的验证 | 第72-73页 |
4.3.4 阿维拉霉素生测效价与液相效价对比 | 第73-74页 |
4.4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5.1 结论 | 第75-76页 |
5.2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