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1.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2.1 大学 | 第12页 |
1.2.2 大学公共危机 | 第12-13页 |
1.2.3 大学公共危机管理 | 第13页 |
1.2.4 信息沟通 | 第13页 |
1.3 相关文献述评 | 第13-21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 第15-21页 |
1.4 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分析框架 | 第21页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1页 |
1.4.3 研究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大学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理论 | 第23-30页 |
2.1 大学公共危机的类型及特征 | 第23-24页 |
2.1.1 大学公共危机的类型 | 第23页 |
2.1.2 大学公共危机的特征 | 第23-24页 |
2.2 大学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理论 | 第24-30页 |
2.2.1 大学公共危机信息沟通的实质 | 第24页 |
2.2.2 基于信息流的大学公共危机信息沟通分析模型 | 第24-25页 |
2.2.3 大学公共危机信息沟通静态结构 | 第25-28页 |
2.2.4 大学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演进过程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大学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案例分析 | 第30-37页 |
3.1 郑州大学升达学院骚乱事件 | 第30-33页 |
3.1.1 危机事件经过描述 | 第30页 |
3.1.2 危机事件评析 | 第30-33页 |
3.2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熄灯事件 | 第33-37页 |
3.2.1 危机事件经过描述 | 第33-34页 |
3.2.2 危机事件评述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大学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7-43页 |
4.1 主体危机意识淡薄,信息沟通意识不强 | 第37-38页 |
4.2 主客体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 第38-39页 |
4.2.1 纵向沟通渠道单一,无横向信息沟通 | 第38页 |
4.2.2 信息反馈渠道不畅 | 第38-39页 |
4.3 危机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 | 第39-40页 |
4.4 危机信息沟通管理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4.5 大学师生公共危机参与意识淡薄 | 第41-42页 |
4.6 媒体的沟通中介地位不突出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完善大学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对策及建议 | 第43-48页 |
5.1 对大学师生和公众的公共危机管理教育 | 第43页 |
5.2 建立和完善大学内部沟通渠道畅通 | 第43-44页 |
5.3 完善危机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 第44页 |
5.4 健全危机信息沟通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5.5 树立良好的大学公共危机信息沟通理念 | 第45-46页 |
5.6 突出媒体在信息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6-47页 |
5.7 明确大学组织在信息沟通中的导向作用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