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组织工程的概况及其意义 | 第8-9页 |
1.2 组织工程支架综述 | 第9-13页 |
1.2.1 组织工程支架功能 | 第9页 |
1.2.2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第9-13页 |
1.3 生物支架的制备 | 第13-19页 |
1.3.1 生物支架的理想特征 | 第13-14页 |
1.3.2 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 第14-19页 |
1.4 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19-23页 |
1.4.1 选题的背景 | 第19-21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31页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3-24页 |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23-2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4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4-26页 |
2.2.1 静电纺丝聚乳酸和纳米纤维素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2 聚多巴胺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素支架的制备 | 第25-26页 |
2.3 实验表征与测试方法 | 第26-31页 |
2.3.1 静电纺丝溶液的粘度和电导率测试 | 第26页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 | 第26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6-27页 |
2.3.4 傅里叶红外分析技术(FTIR) | 第27页 |
2.3.5 热重分析(TGA) | 第27页 |
2.3.6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 第27页 |
2.3.7 力学测试 | 第27-28页 |
2.3.8 水接触角(WCA) | 第28页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8页 |
2.3.10 拉曼光谱(Raman) | 第28页 |
2.3.11 支架的细胞毒性和细胞黏附性能 | 第28-29页 |
2.3.12 支架的矿化性能研究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静电纺丝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纤维组织工程支架 | 第31-42页 |
3.1 前言 | 第31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3.2.1 静电纺丝溶液的粘度和电导率 | 第31-32页 |
3.2.2 PLA和PLA/CNF静电纺丝纤维的FT-IR谱图分析 | 第32-33页 |
3.2.3 PLA和PLA/CNF静电纺丝纤维的SEM分析 | 第33-34页 |
3.2.4 PLA和PLA/CNF静电纺丝纤维的TEM分析 | 第34-35页 |
3.2.5 PLA和PLA/CNF静电纺丝纤维的TGA分析 | 第35-36页 |
3.2.6 PLA和PLA/CNF静电纺丝纤维的DSC分析 | 第36-38页 |
3.2.7 PLA和PLA/CNF静电纺丝纤维的拉伸测试 | 第38-39页 |
3.2.8 PLA和PLA/CNF复合纤维膜的亲水性的研究 | 第39页 |
3.2.9 PLA和PLA/CNF复合纤维膜的细胞毒性研究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聚多巴胺表面改性聚乳酸/纳米纤维素复合纤维组织工程支架 | 第42-57页 |
4.1 前言 | 第4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4.2.1 PLA/CNF-PDA复合纤维膜的Raman分析 | 第42-43页 |
4.2.2 PLA/CNF-PDA复合纤维膜的XPS分析 | 第43-44页 |
4.2.3 聚多巴胺沉积过程 | 第44-47页 |
4.2.4 聚多巴胺涂层的涂层机制 | 第47-48页 |
4.2.5 PLA/CNF-PDA复合纤维的热稳定性 | 第48-50页 |
4.2.6 PLA/CNF-PDA复合纤维膜的亲水性 | 第50-51页 |
4.2.7 PLA/CNF-PDA复合纤维膜的力学性能 | 第51-52页 |
4.3 PLA/CNF-PDA复合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52-55页 |
4.3.1 MTT测试 | 第52-53页 |
4.3.2 细胞在支架上的形貌 | 第53页 |
4.3.3 矿化后的PLA/CNF-PDA复合支架的SEM | 第53-54页 |
4.3.4 矿化后的PLA/CNF-PDA复合支架的EDS测试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