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泡沫病毒对宿主细胞因子c-Maf作用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写词表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泡沫病毒概述第13-17页
        1.1.1 泡沫病毒的分类及形态特征第13-14页
        1.1.2 泡沫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第14-15页
        1.1.3 泡沫病毒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第15-16页
        1.1.4 泡沫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特点第16-17页
    1.2 c-Maf概述第17-19页
        1.2.1 c-Maf的分类与结构第17-18页
        1.2.2 c-Maf的功能第18-19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1页
第2章 基因芯片及实时定量PCR检测c-Maf表达变化第21-33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1-24页
        2.2.1 实验材料第21-23页
        2.2.2 实验仪器第23-24页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24-29页
        2.3.1 细胞培养与传代第24-25页
        2.3.2 病毒感染细胞第25页
        2.3.3 去内毒素提取质粒第25-26页
        2.3.4 质粒转染细胞第26页
        2.3.5 基因芯片分析第26页
        2.3.6 RNA的提取及定量第26-27页
        2.3.7 实时定量PCR检测第27-2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9-33页
        2.4.1 实验结果第29-31页
        2.4.2 结果讨论第31-33页
第3章 c-Maf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3-4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第33-34页
        3.2.1 数据库第33-34页
        3.2.2 分析软件第34页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34-40页
        3.3.1 c-Maf基因启动子区域分析第34-35页
        3.3.2 c-Maf基因启动子核心元件分析第35-39页
        3.3.3 预测Tas及相关细胞因子结合位点第39-4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0-43页
        3.4.1 实验结果第40-42页
        3.4.2 结果讨论第42-43页
第4章 FV感染不同时间段c-Maf基因表达检测第43-51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3-44页
        4.2.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4.2.2 实验仪器第44页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44-47页
        4.3.1 细胞培养与传代第44页
        4.3.2 病毒感染细胞第44-45页
        4.3.3 RNA的提取及定量第45页
        4.3.4 实时定量PCR检测第45-47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4.4.1 实验结果第47页
        4.4.2 结果讨论第47-51页
第5章 FV不同蛋白对c-Maf基因表达影响检测第51-57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51-52页
        5.2.1 实验材料第51页
        5.2.2 实验仪器第51-52页
    5.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52-54页
        5.3.1 细胞培养第52页
        5.3.2 去内毒素提取质粒第52页
        5.3.3 质粒转染细胞第52页
        5.3.4 RNA的提取及定量第52-53页
        5.3.5 实时定量PCR检测第53-54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5.4.1 实验结果第54-55页
        5.4.2 结果讨论第55-57页
第6章 c-Maf启动子区报告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第57-73页
    6.1 引言第57页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7-59页
        6.2.1 实验材料第57-58页
        6.2.2 实验仪器第58-59页
    6.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59-67页
        6.3.1 HT1080细胞基因组提取第59页
        6.3.2 c-Maf启动子区扩增第59-61页
        6.3.3 c-Maf启动子区缺失TRE片段的获得第61-63页
        6.3.4 载体pGL3-Basic提取第63-64页
        6.3.5 酶切载体和目的片段第64-65页
        6.3.6 载体和目的片段酶切产物的回收第65页
        6.3.7 载体和目的片段的连接和转化第65-66页
        6.3.8 重组载体阳性克隆的筛选及送测第66-67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67-73页
        6.4.1 实验结果第67-71页
        6.4.2 结果讨论第71-73页
第7章 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共转染与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第73-79页
    7.1 引言第73页
    7.2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73-75页
        7.2.1 实验材料第73-74页
        7.2.2 实验仪器第74-75页
    7.3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75-77页
        7.3.1 细胞培养第75页
        7.3.2 去内毒素提取质粒第75页
        7.3.3 质粒共转染细胞第75-76页
        7.3.4 荧光素酶检测第76-77页
    7.4 结果与讨论第77-79页
        7.4.1 实验结果第77页
        7.4.2 结果讨论第77-7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8.1 结论第79-80页
    8.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安全聚集策略的异构机群调度算法研究
下一篇:一种用于无线MESH网络改进的AODV路由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