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纳米贵金属催化剂概述 | 第11-12页 |
1.1.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1页 |
1.1.2 贵金属纳米材料 | 第11页 |
1.1.3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11页 |
1.1.4 贵金属纳米材料的载体 | 第11-12页 |
1.2 纳米贵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12-13页 |
1.2.1 石墨烯 | 第12页 |
1.2.2 纳米贵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第12-13页 |
1.3 纳米贵金属/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13-16页 |
1.3.1 氮掺杂石墨烯 | 第13页 |
1.3.2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第13-15页 |
1.3.2.1 直接合成法 | 第14-15页 |
1.3.2.2 后处理法 | 第15页 |
1.3.3 纳米贵金属/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第15-16页 |
1.4 纳米贵金属/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16-19页 |
1.4.1 三维石墨烯的制备 | 第16-19页 |
1.4.1.1 模板法 | 第16-18页 |
1.4.1.2 自组装法 | 第18-19页 |
1.4.2 纳米贵金属/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第19页 |
1.5 纳米贵金属/氮掺杂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 | 第19-21页 |
1.5.1 氮掺杂三维石墨烯 | 第19-20页 |
1.5.2 纳米贵金属/氮掺杂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第20-21页 |
1.6 三维交联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R3DNG) | 第21-22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铂纳米粒子/氮掺杂三维交联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研究. | 第23-33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2.2 R3DNG的制备 | 第24-25页 |
2.2.3 PtNPs/R3DNG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页 |
2.2.4 催化剂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5页 |
2.2.5 催化剂电化学活性测试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3.1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5-29页 |
2.3.1.1 PtNPs/R3DNG的SEM表征 | 第25-26页 |
2.3.1.2 PtNPs/R3DNG的TEM表征 | 第26-27页 |
2.3.1.3 PtNPs/R3DNG的XRD表征 | 第27-28页 |
2.3.1.4 PtNPs/R3DNG的BET表征 | 第28页 |
2.3.1.5 PtNPs/3DNG的XPS表征 | 第28-29页 |
2.3.2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29-31页 |
2.3.2.1 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 | 第29-30页 |
2.3.2.2 复合材料电催化甲醇氧化性能研究 | 第30-31页 |
2.3.2.3 复合材料催化甲醇氧化稳定性能研究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钯纳米粒子/氮掺杂三维交联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33-34页 |
3.2.2 三维石墨烯载体的制备 | 第34页 |
3.2.3 PdNPs/3DNG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页 |
3.2.4 电化学测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3.3.1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5-38页 |
3.3.1.1 PdNPs/R3DNG的SEM表征 | 第35页 |
3.3.1.2 PdNPs/R3DNG的TEM表征 | 第35-36页 |
3.3.1.3 PdNPs/R3DNG的XRD表征 | 第36-37页 |
3.3.1.4 PdNPs/R3DNG的BET表征 | 第37页 |
3.3.1.5 PdNPs/R3DNG的XPS表征 | 第37-38页 |
3.3.2 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活性 | 第38-39页 |
3.3.3 对葡萄糖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3.3.3.1 NaOH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2 工作电位的影响 | 第40页 |
3.3.3.3 不同载体负载PdNPs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 | 第40-41页 |
3.3.4 对葡萄糖的检测性能 | 第41-42页 |
3.3.5 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研究 | 第42-43页 |
3.3.6 实际样品检测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钌纳米粒子/氮掺杂三维交联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析氧反应性能研究 | 第45-58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8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45-46页 |
4.2.2 三维石墨烯载体的制备 | 第46页 |
4.2.3 RuNPs@PDA的制备 | 第46页 |
4.2.4 RuNPs/R3DNG的制备 | 第46-47页 |
4.2.5 RuNPs/R3DNG-无包裹的制备 | 第47页 |
4.2.6 RuNPs/活性炭的制备 | 第47页 |
4.2.7 RuNPs/炭黑的制备 | 第47页 |
4.2.8 催化剂电化学活性测试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4.3.1 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8-50页 |
4.3.1.1 RuNPs/R3DNG的TEM表征 | 第48-49页 |
4.3.1.2 RuNPs/R3DNG的XRD表征 | 第49-50页 |
4.3.1.3 RuNPs/R3DNG的XPS表征 | 第50页 |
4.3.2 对HER和OER的电催化性能 | 第50-57页 |
4.3.2.1 多巴胺用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2 退火温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2.3 载体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2.4 RuNPs/R3DNG和Pt/C催化剂的HER性能对比 | 第53-54页 |
4.3.2.5 RuNPs/3DNG催化HER的循环稳定性 | 第54-56页 |
4.3.2.6 RuNPs/3DNG的OER性能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全文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