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第15-16页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相关著作研究 | 第17-18页 |
1.3.2 相关论文研究 | 第18-19页 |
1.3.3 研究现状小结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9-20页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先贤祭祀文化与先贤祠庙传统建筑 | 第22-25页 |
2.1 华夏先贤祭祀文化 | 第22页 |
2.2 先贤祠庙传统建筑 | 第22-25页 |
2.2.1 先贤祠庙建筑 | 第22-23页 |
2.2.2 晋域先贤祠庙建筑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藏山祠历史文化背景及历史沿革 | 第25-29页 |
3.1 藏山祠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5-26页 |
3.1.1 传统“忠义”文化 | 第25页 |
3.1.2 忠义祠 | 第25-26页 |
3.2 藏山祠的历史沿革 | 第26-29页 |
第四章 藏山祠的选址与建筑空间艺术特征 | 第29-40页 |
4.1 藏山祠选址分析 | 第29-30页 |
4.2 藏山祠空间艺术特征分析 | 第30-38页 |
4.2.1 起景院落的空间构成形态与特征 | 第32-35页 |
4.2.2 主体院落的空间构成形态与特征 | 第35-37页 |
4.2.3 寝殿院落的空间构成形态与特征 | 第37-38页 |
4.3 藏山祠主体建筑艺术特征 | 第38-40页 |
第五章 藏山祠建筑装饰语言及对民俗文化理念的表达 | 第40-49页 |
5.1 藏山祠建筑装饰语言及对民俗文化理念的表达 | 第40-47页 |
5.1.1 屋顶装饰艺术 | 第40-43页 |
5.1.2 壁画装饰艺术 | 第43-44页 |
5.1.3 门窗与楹联装饰艺术 | 第44-45页 |
5.1.4 雕刻艺术 | 第45-47页 |
5.2 藏山祠民俗信仰的表现与传承 | 第47-49页 |
第六章 藏山祠与其他祠庙寺观建筑艺术特征的比较 | 第49-54页 |
6.1 先贤祠庙传统建筑与宗教寺观传统建筑比较 | 第49-51页 |
6.1.1 藏山祠与崇福寺在空间布局上的比较 | 第49-50页 |
6.1.2 藏山祠与崇福寺在建筑装饰艺术上的比较 | 第50-51页 |
6.2 从盂县藏山祠与宝宁窦大夫祠看先贤祠庙艺术特征 | 第51-54页 |
6.2.1 先贤祠庙建筑的选址艺术 | 第51-52页 |
6.2.2 先贤祠庙传统建筑的空间布局 | 第52页 |
6.2.3 先贤祠庙传统建筑的艺术特征 | 第52-54页 |
第七章 藏山祠的文化价值与遗产保护 | 第54-57页 |
7.1 藏山祠的文化价值与生命样态 | 第54-55页 |
7.2 藏山祠的文化遗产与保护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