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微生物降解甲苯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1 VOCs的毒性 | 第9页 |
1.1.2 我国VOCs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 第9-11页 |
1.2 去除甲苯污染物的方法 | 第11-17页 |
1.2.1 回收法 | 第12-13页 |
1.2.2 分解法 | 第13-16页 |
1.2.3 方法比较 | 第16-17页 |
1.3 微生物对甲苯的降解 | 第17-22页 |
1.3.1 微生物种类 | 第17页 |
1.3.2 甲苯降解菌降解途径 | 第17-22页 |
1.4 添加剂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22-24页 |
1.4.1 表面活性剂 | 第22-23页 |
1.4.2 金属离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23-24页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4-27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实验器材与方法 | 第27-4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32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32页 |
2.2 培养基配方和磷酸盐溶液(PB)的配置 | 第32-33页 |
2.2.1 培养基配方 | 第32页 |
2.2.2 磷酸盐溶液(PB)的配置 | 第32-3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3-41页 |
2.3.1 甲苯含量测定方法 | 第33-37页 |
2.3.2 细胞光密度的测定方法 | 第37页 |
2.3.3 甲苯降解菌关键酶及激酶酶活测定方法 | 第37-41页 |
第三章 菌种的驯化筛选及菌株自身特性研究 | 第41-50页 |
3.1 菌种的驯化筛选 | 第41-42页 |
3.2 菌种初步鉴定 | 第42-44页 |
3.3 菌种元素分析 | 第44-45页 |
3.4 菌株最适生长条件研究 | 第45-47页 |
3.5 菌株生长情况 | 第47页 |
3.6 甲苯降解菌关键酶及降解途径的确定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对降解菌及相关酶的影响 | 第50-60页 |
4.1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选择 | 第50页 |
4.2 表面活性剂增溶性研究 | 第50-51页 |
4.3 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生长影响 | 第51-53页 |
4.4 表面活性剂对甲苯去除效率影响 | 第53-54页 |
4.5 氧迸发效应 | 第54-56页 |
4.6 甲苯降解菌关键酶酶活研究 | 第56-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金属离子对降解菌及相关酶的影响 | 第60-70页 |
5.1 金属离子浓度的选择 | 第60-61页 |
5.2 金属离子对微生物生长影响 | 第61-62页 |
5.3 金属离子对甲苯去除效率影响 | 第62-65页 |
5.4 甲苯降解菌关键酶酶活研究 | 第65-68页 |
5.4.1 添加镁离子对甲苯降解菌关键酶酶活影响 | 第65-67页 |
5.4.2 添加锰离子对甲苯降解菌关键酶酶活影响 | 第67-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4页 |
6.1 结论 | 第70-71页 |
6.2 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