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中华蜜蜂的重要性及现状 | 第10-11页 |
1.2 蜜蜂授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及现状 | 第11-12页 |
1.3 新烟碱类杀虫剂 | 第12-14页 |
1.3.1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3.2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1.3.3 新烟碱类杀虫剂用途及市场 | 第14页 |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毒性研究 | 第14-15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5.1 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5页 |
2.1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的3种接触毒性 | 第18-19页 |
2.1.1 供试蜜蜂 | 第18页 |
2.1.2 供试药剂与试剂 | 第18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1.4 试验条件 | 第18-19页 |
2.1.5 试验方法 | 第19页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9页 |
2.2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飞行力的影响 | 第19-21页 |
2.2.1 供试蜜蜂 | 第19-20页 |
2.2.2 供试药剂与试剂 | 第20页 |
2.2.3 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2.4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5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3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GST、AChE、CAT的影响 | 第21-25页 |
2.3.1 供试蜜蜂 | 第21页 |
2.3.2 供试药剂与试剂 | 第21-22页 |
2.3.3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3.4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2.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41页 |
3.1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 | 第25-37页 |
3.1.1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直接喷洒中华蜜蜂的毒性 | 第25-29页 |
3.1.2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药膜饲喂中华蜜蜂的毒性 | 第29-33页 |
3.1.3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喷洒植株叶中华蜜蜂的毒性 | 第33-37页 |
3.2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飞行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GSTs、AChE、CAT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1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GSTs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AchE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CAT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1-45页 |
4.1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的毒性 | 第41-42页 |
4.1.1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直接喷洒中华蜜蜂 | 第41页 |
4.1.2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药膜饲喂中华蜜蜂 | 第41-42页 |
4.1.3 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喷洒植株叶 | 第42页 |
4.2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飞行力的影响 | 第42页 |
4.3 亚致死剂量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GSTs、AchE、CAT活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