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秸秆与生物炭对稻田土壤和水稻重金属转移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3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5页
        1.1.1 重大重金属污染事件第11页
        1.1.2 土壤常见重金属类型第11-12页
        1.1.3 常见重金属危害第12-14页
        1.1.4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第14页
        1.1.5 水稻土常见重金属的来源第14-15页
    1.2 土壤性质及其与土壤重金属的关系第15-17页
        1.2.1 pH值第15页
        1.2.2 有机质第15-17页
    1.3 重金属在作物体内的分布第17页
    1.4 秸秆利用现状及其对土壤中金属的影响第17-19页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19-22页
        1.5.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9-20页
        1.5.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第20-22页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第22-23页
第二章 秸秆还田对土壤溶液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23-3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2.2.1 试验材料与处理第23-25页
        2.2.2 测试方法第25-27页
        2.2.3 数据处理第27页
    2.3 试验分析与结果第27-36页
        2.3.1 土壤溶液pH值的变化第27-29页
        2.3.2 土壤溶液DOC浓度变化第29-30页
        2.3.3 土壤溶液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第30页
        2.3.4 土壤溶液重金属浓度变化第30-36页
    2.4 讨论第36-37页
    2.5 本章结论第37-39页
第三章 不同时期水稻亚细胞内重金属分布第39-45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3.3 数据处理第40页
    3.4 试验分析与结果第40-43页
    3.5 讨论第43页
    3.6 本章结论第43-45页
第四章 秸秆和生物炭还田对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5页
    4.3 数据处理第45页
    4.4 试验分析与结果第45-51页
    4.5 讨论第51页
    4.6 本章结论第51-53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53-56页
    5.1 结论第53-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图版及其说明第60-66页
附录第66页
    1)教育简历第66页
    2)实习经历及参加的主要项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药吩胺霉素在液相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
下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中sRNA的分析及功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