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31页 |
1.1 表面增强拉曼(SERS)简介 | 第17-19页 |
1.1.1 SERS效应 | 第17页 |
1.1.2 SERS增强机理 | 第17-18页 |
1.1.2.1 电磁增强机理 | 第18页 |
1.1.2.2 化学增强机理 | 第18页 |
1.1.3 表面增强拉曼的特点 | 第18-19页 |
1.1.4 SERS活性基底 | 第19页 |
1.2 光催化简介 | 第19-20页 |
1.2.1 光催化所需的光源类型 | 第19-20页 |
1.2.2 光催化的原理 | 第20页 |
1.2.2.1 高效光催化剂需要符合下列的几个条件 | 第20页 |
1.2.3 光催化的优缺点 | 第20页 |
1.2.3.1 优点 | 第20页 |
1.2.3.2 缺点 | 第20页 |
1.3 应用 | 第20-23页 |
1.3.1 环境 | 第20-21页 |
1.3.2 食品安全 | 第21-23页 |
1.4 制备方法 | 第23-28页 |
1.4.1 金属纳米溶胶法 | 第23页 |
1.4.2 自组装技术 | 第23-24页 |
1.4.3 模板法 | 第24-26页 |
1.4.3.1 硬模板法 | 第24-25页 |
1.4.3.2 软模板法 | 第25-26页 |
1.4.4 种子法 | 第26页 |
1.4.5 静电纺丝法 | 第26页 |
1.4.6 表面活性剂辅助技术 | 第26-27页 |
1.4.7 纳米光刻法 | 第27-28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2章 Ag/MnFe_2O_4复合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2.2.1 实验所用的试剂和仪器 | 第31-32页 |
2.2.2 MnFe_2O_4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3 Ag/MnFe_2O_4的制备 | 第33页 |
2.2.4 MnFe_2O_4和Ag/MnFe_2O_4的表征方法 | 第33页 |
2.2.5 Ag/MnFe_2O_4的SERS性能研究 | 第33页 |
2.2.6 Ag/MnFe_2O_4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3-34页 |
2.2.7 Ag/MnFe_2O_4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3.1 MnFe_2O_4的表征 | 第34-35页 |
2.3.2 Ag/MnFe_2O_4的表征 | 第35-38页 |
2.3.3 Ag/MnFe_2O_4的SERS性能 | 第38-39页 |
2.3.4 Ag/MnFe_2O_4的光催化性能 | 第39-41页 |
2.3.5 Ag/MnFe_2O_4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41-42页 |
2.4 结论 | 第42-43页 |
第3章 Ag/ZnFe_2O_4复合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3-54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2.1 实验所用的试剂和仪器 | 第43页 |
3.2.2 ZnFe_2O_4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3 Ag/ZnFe_2O_4的制备 | 第44页 |
3.2.4 ZnFe_2O_4和Ag/ZnFe_2O_4的表征方法 | 第44页 |
3.2.5 Ag/ZnFe_2O_4的SERS性能研究 | 第44页 |
3.2.6 Ag/ZnFe_2O_4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4页 |
3.2.7 Ag/ZnFe_2O_4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ZnFe_2O_4的表征 | 第45-46页 |
3.3.2 Ag/ZnFe_2O_4的表征 | 第46-47页 |
3.3.4 Ag/ZnFe_2O_4的SERS性能 | 第47-49页 |
3.3.5 AgNO3浓度对Ag/ZnFe_2O_4SERS性能的影响 | 第49页 |
3.3.6 Ag/ZnFe_2O_4的光催化性能 | 第49-51页 |
3.3.7 Ag/ZnFe_2O_4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51-52页 |
3.4 结论 | 第52-54页 |
第4章 Ag/NiFe_2O_4复合微纳颗粒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54-72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8页 |
4.2.1 实验所用的试剂和仪器 | 第54-55页 |
4.2.2 NiFe_2O_4的制备 | 第55页 |
4.2.3 Ag/NiFe_2O_4的制备 | 第55-56页 |
4.2.4 NiFe_2O_4和Ag/NiFe_2O_4的表征方法 | 第56页 |
4.2.5 Ag/NiFe_2O_4的SERS性能研究 | 第56-57页 |
4.2.6 Ag/NiFe_2O_4的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57页 |
4.2.7 Ag/NiFe_2O_4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1页 |
4.3.1 NiFe_2O_4的表征 | 第58-60页 |
4.3.2 Ag/NiFe_2O_4的表征 | 第60-64页 |
4.3.3 Ag/NiFe_2O_4的SERS性能 | 第64-66页 |
4.3.4 光化学还原时间对Ag/NiFe_2O_4的SERS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4.3.5 Ag/NiFe_2O_4的光催化性能 | 第69-70页 |
4.3.6 Ag/NiFe_2O_4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70-71页 |
4.4 结论 | 第71-72页 |
第5章 Ag@CoFe_2O_4/Fe_2O_3复合纳米棒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2-86页 |
5.1 引言 | 第72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2-75页 |
5.2.1 实验所用的试剂和仪器 | 第72-73页 |
5.2.2 CoFe_2O_4/Fe_2O_3的制备 | 第73页 |
5.2.3 Ag@CoFe_2O_4/Fe_2O_3的制备 | 第73-74页 |
5.2.4 CoFe_2O_4/Fe_2O_3和Ag@CoFe_2O_4/Fe_2O_3的表征方法 | 第74页 |
5.2.5 Ag@CoFe_2O_4/Fe_2O_3的SERS性能研究 | 第74页 |
5.2.6 Ag@CoFe_2O_4/Fe_2O_3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4页 |
5.2.7 Ag@CoFe_2O_4/Fe_2O_3作为SERS基底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74-7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4页 |
5.3.1 CoFe_2O_4/Fe_2O_3的表征 | 第75-76页 |
5.3.2 Ag@CoFe_2O_4/Fe_2O_3的表征 | 第76-78页 |
5.3.3 Ag@CoFe_2O_4/Fe_2O_3的SERS性能 | 第78-81页 |
5.3.5 Ag@CoFe_2O_4/Fe_2O_3的光催化性能 | 第81-83页 |
5.3.6 Ag@CoFe_2O_4/Fe_2O_3作为SERS基底的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第83-84页 |
5.4 结论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详细摘要 | 第97-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