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能论文

内燃机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析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8-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9页
    1.1 内燃机余热利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6页
    1.2 内燃机余热利用有机朗肯环研究现状及难点第16-27页
        1.2.1 系统构型研究第16-21页
        1.2.2 有机工质研究第21-22页
        1.2.3 关键部件研究第22-26页
        1.2.4 系统优化设计第26-27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通流分析建模第29-54页
    2.1 系统通流分析方法第29-30页
    2.2 涡轮膨胀机模型第30-38页
    2.3 蒸发器模型第38-45页
    2.4 冷凝器模型第45-52页
    2.5 系统协同优化设计方法第52-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3章 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优化设计第54-74页
    3.1 某型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设计第55-56页
    3.2 系统工质选型第56-58页
    3.3 涡轮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8-65页
        3.3.1 高压级涡轮几何参数的影响第58-62页
        3.3.2 低压级涡轮几何参数的影响第62-65页
    3.4 换热器几何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65-69页
        3.4.1 高温蒸发器几何参数的影响第65-67页
        3.4.2 低温蒸发器几何参数的影响第67-68页
        3.4.3 冷凝器几何参数的影响第68-69页
    3.5 优化设计结果第69-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4章 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性能分析第74-85页
    4.1 全工况下系统性能及运行参数第74-78页
    4.2 环境温度对系统全工况性能影响第78-81页
    4.3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改善第81-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柴油机余热利用系统性能提升探讨第85-94页
    5.1 冷却循环温度对联合循环性能影响第85-88页
    5.2 排气道隔热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影响第88-91页
    5.3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升第91-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7页
    6.1 研究总结第94-96页
    6.2 研究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5页
致谢第105-10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过程对旋流预混燃烧稳定性影响的实验与分析
下一篇:新型清洁燃料反应机理及燃料分子热力学性质预测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