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英文索引 | 第13-14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5-23页 |
1.精液不液化症的中医学研究 | 第15-18页 |
1.1 病名病位研究 | 第15页 |
1.2 病因病机研究 | 第15-17页 |
1.3 治则及辩证分型研究 | 第17-18页 |
1.4 小结 | 第18页 |
2.精液不液化症现代医学研究 | 第18-21页 |
2.1 病因及机制研究 | 第18-21页 |
2.2 治疗概述 | 第21页 |
3.精子DNA碎片率指标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3.1 精子DFI是评价精子质量、生育能力的新指标 | 第21页 |
3.2 精子DNA碎片化的病因及机制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9页 |
1 病例选择 | 第23-27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23-25页 |
1.3 病例分组 | 第25页 |
1.4 治疗方案 | 第25页 |
1.5 观察指标 | 第25-26页 |
1.6 试验与方法 | 第26-27页 |
1.7 统计学处理 | 第27页 |
1.8 伦理学问题及处理 | 第27页 |
1.9 事件观察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34页 |
2.1 综合疗效分析 | 第28页 |
2.2 中医疗效变化分析 | 第28-29页 |
2.3 精液液化程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 精浆pH、精子活力的影响 | 第30-31页 |
2.5 精子DFI水平的影响 | 第31-32页 |
2.6 中医症状的影响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39页 |
3.1 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症重要病因 | 第34页 |
3.2 中医药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优势 | 第34-35页 |
3.3 临床药物选择的依据 | 第35-38页 |
3.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综述 | 第45-52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件 | 第52-53页 |
刘怀贵简介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