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理论、方法论文--算法理论论文

基于信息熵的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8-21页
第二章 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相关技术第21-33页
    2.1 个人网络圈子发现问题第21-23页
        2.1.1 社交网络中的朋友关系第21页
        2.1.2 个人网络(ego network)第21-22页
        2.1.3 个人网络圈子(ego-network detection)第22-23页
    2.2 graph2vec工具第23-28页
        2.2.1 graph2vec引言第23-24页
        2.2.2 graph2vec模型第24-28页
    2.3 LDA主题模型与信息熵第28-32页
        2.3.1 LDA主题模型第28-31页
        2.3.2 信息熵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信息熵的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第33-51页
    3.1 基于信息熵的圈子发现方法第33-34页
    3.2 融合主题特性的优化目标函数设计第34-37页
        3.2.1 结构特性函数定义第35页
        3.2.2 主题特性函数定义第35-36页
        3.2.3 优化目标函数定义第36-37页
    3.3 基于信息熵的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第37-40页
    3.4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40-50页
        3.4.1 数据筛选第42页
        3.4.2 特征提取第42-45页
        3.4.3 实验设置第45-46页
        3.4.4 评价标准第46-47页
        3.4.5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47-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基于graph2vec的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第51-67页
    4.1 基于graph2vec的圈子发现方法第51-52页
    4.2 基于图向量的优化目标函数设计第52-54页
        4.2.1 结构特性函数定义第52-53页
        4.2.2 主题特性函数定义第53页
        4.2.3 优化目标函数定义第53-54页
    4.3 基于graph2vec的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第54-61页
        4.3.1 基于graph2vec的个人网络圈子发现算法设计第54-56页
        4.3.2 算法详细设计第56-61页
    4.4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61-65页
        4.4.1 实验数据及基本参数设置第61-62页
        4.4.2 局部搜索对算法的影响第62-63页
        4.4.3 算法性能对比第63-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工作总结第67-68页
    5.2 研究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作者简介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U的空间数据索引与查询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分散样本图像的区域秸秆覆盖率估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