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和文本的熵压缩结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21-27页 |
2.1 符号及问题描述 | 第21页 |
2.2 文本的熵 | 第21-22页 |
2.3 后缀数组 | 第22-23页 |
2.4 BWT变换 | 第23-24页 |
2.5 近邻函数Ф的定义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压缩后缀数组的基本框架 | 第27-33页 |
3.1 近邻函数Ф的表示 | 第27-28页 |
3.2 字符频数统计表 | 第28-29页 |
3.3 近邻函数Ф的线性构造 | 第29-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编码 | 第33-41页 |
4.1 差值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4.2 候选编码 | 第34-36页 |
4.3 混合编码及结构分类 | 第36-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压缩后缀数组的新结构和算法 | 第41-63页 |
5.1 高度重复文本集的HiCSA结构 | 第41-44页 |
5.2 普通文本集的NorCSA结构 | 第44-47页 |
5.3 空间分析 | 第47-49页 |
5.4 解码加速 | 第49-50页 |
5.5 计数查询 | 第50-57页 |
5.5.1 词汇加速表 | 第50-51页 |
5.5.2 count算法 | 第51-57页 |
5.6 定位和恢复查询 | 第57-62页 |
5.6.1 采样方式 | 第57-58页 |
5.6.2 locate和extract算法 | 第58-60页 |
5.6.3 变长采样策略 | 第60-6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6.1 实验环境和数据源 | 第63-64页 |
6.2 变长采样实验 | 第64-66页 |
6.3 性能评估 | 第66-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总结 | 第73页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