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纳米材料 | 第13-14页 |
1.2 纳米铁钴合金的制备 | 第14-25页 |
1.2.1 固相法 | 第14-17页 |
1.2.2 气相法 | 第17-18页 |
1.2.3 液相法 | 第18-25页 |
1.3 铁钴粒子的应用 | 第25-28页 |
1.3.1 催化作用 | 第26页 |
1.3.2 吸波材料 | 第26-27页 |
1.3.3 航空航天领域 | 第27-28页 |
1.4 聚苯胺的结构及合成方法 | 第28-30页 |
1.4.1 聚苯胺的结构 | 第28-29页 |
1.4.2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第29-30页 |
1.5 聚苯胺的应用 | 第30-31页 |
1.5.1 二次电池 | 第30页 |
1.5.2 金属防腐 | 第30-31页 |
1.5.3 电磁屏蔽 | 第31页 |
1.6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液相还原法制备FeCo纳米粒子及表征 | 第33-39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3-34页 |
2.2.2 表征方法 | 第34页 |
2.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2.3.1 FeCo合金纳米粒子形貌分析 | 第35页 |
2.3.2 FeCo合金纳米粒子的X射线衍射(XRD)以及表面元素(XPS)元素分析 | 第35-36页 |
2.3.3 FeCo合金纳米粒子的磁滞回线(VSM)分析 | 第36-37页 |
2.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PANI/FeCo复合材料的合成以及吸波性能的研究 | 第39-61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3.2.2 表征方法 | 第40页 |
3.2.3 PANI@FeCo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8页 |
3.3.1 PANI@FeCo的傅里叶红外(FT-IR)分析 | 第41-42页 |
3.3.2 PANI@FeCo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 | 第42-45页 |
3.3.3 PANI@FeCo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5-46页 |
3.3.4 PANI@FeCo的热重(TGA)分析 | 第46-47页 |
3.3.5 PANI@FeCo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分析 | 第47-56页 |
3.3.6 PANI@FeNi_3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吸波性能的对比与分析 | 第56-58页 |
3.4 小结 | 第58-61页 |
第四章 FeCo/Epoxy及PANI@FeCo/Epoxy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第61-85页 |
4.1 引言 | 第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61页 |
4.2.2 表征方法 | 第61-62页 |
4.2.3 FeCo/Epoxy和PANI@FeCo/Epoxy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3-84页 |
4.3.1 FeCo/Epoxy的断面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63-68页 |
4.3.2 FeCo/Epoxy和PANI@FeCo/Epoxy介电性能的分析 | 第68-72页 |
4.3.3 FeCo/Epoxy和PANI@FeCo/Epoxy力学性能的分析 | 第72-81页 |
4.3.4 FeCo/Epoxy和PANI@FeCo/Epoxy热性能的分析 | 第81-84页 |
4.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3-9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