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病理学、病因学论文

葡萄糖代谢驱动的质子平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2-14页
前言第14-17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4-16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6-17页
一、有氧糖酵解通过维持细胞内质子平衡来支持细胞存活第17-57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7-25页
        1.1.1 实验材料第17-19页
            1.1.1.1 质粒载体第17页
            1.1.1.2 细胞系第17页
            1.1.1.3 主要试剂和耗材第17-19页
        1.1.2 实验方法及步骤第19-25页
            1.1.2.1 质粒构建第19页
            1.1.2.2 慢病毒制备及感染细胞第19-20页
            1.1.2.3 WesternBlotting步骤第20页
            1.1.2.4 检测细胞内ATP含量步骤第20-21页
            1.1.2.5 固定细胞荧光成像步骤第21页
            1.1.2.6 评估溶酶体酸化的方法第21页
            1.1.2.7 细胞死亡检测步骤第21页
            1.1.2.8 细胞内pH值检测步骤第21-22页
            1.1.2.9 细胞内氨基酸,延胡索酸,NADH/NAD+检测步骤第22页
            1.1.2.10 乳酸检测步骤第22页
            1.1.2.11 氧气消耗检测步骤第22页
            1.1.2.12 代谢产物同位素标记检测步骤第22-25页
    1.2 结果第25-50页
        1.2.1 TNF-α促进MCF7细胞发生葡萄糖剥夺诱导的细胞坏死第25-27页
        1.2.2 线粒体损伤促进葡萄糖剥夺诱导的细胞坏死第27-32页
        1.2.3 无糖条件下线粒体生成ATP对TNF-α诱导的细胞坏死是必须的第32-35页
        1.2.4 线粒体生成ATP的相关代谢过程对于TNFα诱导细胞坏死起着决定性作用第35-39页
        1.2.5 促进线粒体ATP生成的质子稳态对TNF-α促进的细胞坏死起决定性作用第39-44页
        1.2.6 在葡萄糖缺乏的情况下,线粒体ATP生成驱动严重的溶酶体碱化是TNF-α促进细胞坏死所必须的第44-47页
        1.2.7 葡萄糖是维持质子稳态的重要来源第47-50页
    1.3 讨论第50-52页
    1.4 小结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二、有氧糖酵解维持细胞外质子平衡来促进体内肿瘤生长第57-81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57-63页
        2.1.1 质粒构建第57-58页
        2.1.2 细胞存活和增殖分析第58页
        2.1.3 构建PKM敲除细胞系第58页
        2.1.4 动物实验第58页
        2.1.5 免疫组化步骤第58-59页
        2.1.6 代谢平衡状态分析第59-60页
        2.1.7 代谢产物分析和同位素追踪分析第60-61页
        2.1.8 葡萄糖摄取和乳酸分泌检测第61-63页
    2.2 结果第63-78页
        2.2.1 表明瓦伯格效应重要作用的质子平衡的代谢模型第63-66页
        2.2.2 PKM1和PKM2都可以调节乳酸的分第66-70页
        2.2.3 反瓦伯格效应主要由基质中的PKM2介导第70-72页
        2.2.4 PKM2抑制葡萄糖进入乙酰辅酶A的路径第72-74页
        2.2.5 PKM2促进谷氨酰胺转换成乙酰辅酶A第74-78页
    2.3 讨论第78-80页
    2.4 小结第80-81页
全文结论第81-82页
论文创新点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5-86页
综述 肿瘤细胞葡萄糖代谢特征概述第86-113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02-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个人简历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ND1延缓CCl4诱导的转基因小鼠的肝纤维化进程但促进肝癌的发生及发展
下一篇:恶性肿瘤的循环突变图谱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