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氯酚化合物的沉积记录和来源解析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氯酚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类和毒性 | 第15-17页 |
1.1.1 氯酚的理化性质和分类 | 第15-16页 |
1.1.2 氯酚化合物的毒性 | 第16-17页 |
1.2 氯酚化合物的来源 | 第17页 |
1.3 氯酚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转化 | 第17-18页 |
1.4 氯酚生物降解的机理研究 | 第18页 |
1.5 氯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5.1 国内氯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 第18-19页 |
1.5.2 国外氯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 第19-20页 |
1.6 氯酚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1.7 源解析方法 | 第21页 |
1.8 沉积物中五氯酚的风险评价 | 第21-22页 |
1.9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22-24页 |
1.9.1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9.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9.3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4页 |
2.2 样品采集 | 第24-25页 |
2.3 样品准备 | 第25-26页 |
2.3.1 试剂和标样 | 第25-26页 |
2.3.2 样品预备 | 第26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氯酚定量方法 | 第28-34页 |
3.1 氯酚测量方法的制订 | 第28页 |
3.2 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 | 第28-31页 |
3.2.1 衍生化和GC-MS检测 | 第28-29页 |
3.2.2 超声提取和固相萃取 | 第29-30页 |
3.2.3 标准曲线和定量 | 第30-31页 |
3.3 方法的优化 | 第31-33页 |
3.4 优化方法的质量保证和控制 | 第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氯酚化合物的浓度和组成变化 | 第34-42页 |
4.1 氯酚化合物的浓度 | 第34-36页 |
4.2 氯酚化合物的垂直变化 | 第36-40页 |
4.3 氯酚化合物的组成变化 | 第40页 |
4.4 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氯酚化合物的源解析 | 第42-49页 |
5.1 氯酚化合物的来源识别 | 第42-43页 |
5.2 氯酚化合物的来源贡献 | 第43-46页 |
5.3 来源贡献的垂直分布 | 第46-47页 |
5.4 小结 | 第47-49页 |
第六章 五氯酚的生态风险分析 | 第49-54页 |
6.1 毒理数据获取 | 第49页 |
6.2 曲线拟合 | 第49-51页 |
6.3 相平衡分配模拟 | 第51-52页 |
6.4 不同种类生物对五氯酚的敏感性 | 第52页 |
6.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