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储层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2页
        1.2.1 储层识别技术的发展第9-10页
        1.2.2 深度学习理论与卷积神经网络第10-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2章 深度学习与相关技术第14-23页
    2.1 人工神经元第14-15页
    2.2 BP神经网络第15-17页
    2.3 梯度下降法第17-19页
    2.4 深度学习库——TensorFlow第19-21页
    2.5 计算加速环境第21-23页
        2.5.1 GPU计算第21-22页
        2.5.2 CUDA与cuDNN第22-23页
第3章 卷积神经网络与卷积自编码的理论基础第23-42页
    3.1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理论第23-31页
        3.1.1 卷积第24-27页
        3.1.2 池化第27页
        3.1.3 稀疏连接第27-28页
        3.1.4 权值共享第28-29页
        3.1.5 激活函数第29-31页
    3.2 自编码网络基础理论第31-36页
        3.2.1 逐层学习第32-33页
        3.2.2 自动编码器第33-36页
    3.3 卷积自编码计算模型第36-41页
        3.3.1 卷积自编码第36-37页
        3.3.2 训练模型第37-40页
        3.3.3 在MNIST手写字体集上的实验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地震数据深度学习的储层检测方法第42-65页
    4.1 数据集第42-46页
        4.1.1 工区概况第42-44页
        4.1.2 数据预处理第44-45页
        4.1.3 数据读取与TFRecord第45-46页
    4.2 DCAE网络模型试算第46-52页
        4.2.1 模型训练第46-49页
        4.2.2 模型重建第49-50页
        4.2.3 PCA聚类分析第50-52页
    4.3 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第52-60页
        4.3.1 特征图的提取第52-57页
        4.3.2 相关性评价函数第57-60页
    4.4 特征图与储层信息提取第60-64页
        4.4.1 特征图第60-62页
        4.4.2 储层特征分析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营凹陷樊154区块沙河街组致密油开发特征分析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苏59井区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