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参数模型在香港地区对流层拟合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对流层延迟 | 第11-12页 |
| 1.2.2 半参数模型 | 第12-13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第2章 对流层基本理论 | 第16-34页 |
| 2.1 对流层延迟原理 | 第16-17页 |
| 2.2 对流层延迟的改正方法 | 第17-22页 |
| 2.2.1 经验模型改正法 | 第17-21页 |
| 2.2.2 外部修正法 | 第21页 |
| 2.2.3 参数估计法 | 第21-22页 |
| 2.3 映射函数模型 | 第22-25页 |
| 2.3.1 NMF模型 | 第22-24页 |
| 2.3.2 VMF1模型 | 第24-25页 |
| 2.3.3 GMF模型 | 第25页 |
| 2.4 常用对流层拟合模型 | 第25-28页 |
| 2.4.1 曲线拟合 | 第26页 |
| 2.4.2 曲面拟合 | 第26-27页 |
| 2.4.3 平面拟合 | 第27-28页 |
| 2.5 拟合方法 | 第28-33页 |
| 2.5.1 最小二乘法 | 第28-29页 |
| 2.5.2 整体最小二乘法 | 第29-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半参数模型 | 第34-43页 |
| 3.1 半参数模型概述 | 第34-36页 |
| 3.2 正则矩阵R的确定方法 | 第36-38页 |
| 3.3 平滑因子α的确定方法 | 第38-41页 |
| 3.4 半参数模型精度评定 | 第41-42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对流层拟合模型选取 | 第43-57页 |
| 4.1 解算软件的选取 | 第43-45页 |
| 4.2 试验区概况 | 第45-47页 |
| 4.3 香港地区天顶对流层反演 | 第47-51页 |
| 4.4 不同拟合方法的结果 | 第51-56页 |
| 4.4.1 最小二乘法拟合结果 | 第51-54页 |
| 4.4.2 整体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结果 | 第54-56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半参数在对流层拟合模型中的应用 | 第57-69页 |
| 5.1 半参数模型仿真 | 第57-60页 |
| 5.2 研究方案的设计 | 第60-61页 |
| 5.3 对流层拟合的半参数解法 | 第61-62页 |
| 5.4 香港地区半参数模型解算结果 | 第62-67页 |
| 5.5 模型残差对比分析 | 第67-68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