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实验室诊断论文--微生物学检验论文

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方法的评价和优化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词第11-12页
前言第12-16页
材料和方法第16-31页
    1 材料第16-20页
        1.1 菌株来源第16页
        1.2 参考菌株第16-17页
        1.3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17-18页
        1.4 培养基第18-20页
    2 方法第20-31页
        2.1 标本采集和保存第20页
        2.2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20-23页
        2.3 不同选择性培养基的测定第23页
        2.4 亚碲酸钾抗性基因及抗性水平检测第23-25页
        2.5 血清分型第25-26页
        2.6 志贺毒素基因(stx_1/ stx_2)亚型分析第26页
        2.7 毒力基因及黏附基因检测第26-29页
        2.8 PFGE分型第29-30页
        2.9 统计学分析第30-31页
结果第31-56页
    1 非O157 STEC分离株血清型特征第31-39页
        1.1 非O157 STEC分离株的血清型第31-32页
        1.2 不同宿主来源非O157 STEC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第32页
        1.3 非O157 STEC分离株毒力基因特征第32-38页
        1.4 主要毒力基因与血清型及宿主的关系第38-39页
    2 非O157 STEC的亚碲酸钾抗性特征第39-40页
        2.1 非O157 STEC分离株亚碲酸钾抗性水平第39页
        2.2 亚碲酸钾抗性基因簇及其与亚碲酸钾抗性水平的相关性第39-40页
    3 非O157 STEC在不同选择性培养基的生长特点第40-45页
    4 亚碲酸钾对非O157 STEC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的影响第45-46页
    5 牛源STEC的分离及菌株特征第46-56页
        5.1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stx基因检测结果第46页
        5.2 不同选择培养基分离情况第46-51页
        5.3 血清型第51-52页
        5.4 毒力基因第52-56页
讨论第56-62页
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72-79页
附件第79-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与老年人跌倒风险关系的系统评价
下一篇: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