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全媒体时代报社移动视频直播业务的兴起 | 第17-24页 |
2.1 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脉络 | 第17-22页 |
2.1.1 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内涵 | 第17-18页 |
2.1.2 移动视频直播的呈现特点 | 第18-20页 |
2.1.3 中国移动直播行业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2 国内外报社移动视频直播业务开展情况 | 第22-24页 |
2.2.1 国外多家知名报社开展移动视频直播业务 | 第22页 |
2.2.2 国内报社纷纷加入移动视频直播队伍 | 第22-24页 |
第3章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的新闻生产模式探索 | 第24-40页 |
3.1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实践的内外动因 | 第24-27页 |
3.1.1 内生动因 | 第24-26页 |
3.1.2 外在环境 | 第26-27页 |
3.2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的具体实践 | 第27-33页 |
3.2.1 生产内容的重构 | 第28-30页 |
3.2.2 采编流程和组织架构的再造 | 第30-31页 |
3.2.3 采编人员和装备的升级 | 第31-33页 |
3.2.4 即时受众反馈被纳入新闻生产环节 | 第33页 |
3.3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经典案例分析 | 第33-40页 |
3.3.1 时政类新闻——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 | 第34-36页 |
3.3.2 突发新闻——保定男童坠井救援 | 第36-38页 |
3.3.3 社会民生新闻——再登悬崖村 | 第38-40页 |
第4章 报社移动视频直播发展之道:新闻的守与破 | 第40-48页 |
4.1 反观与总结:《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的基本经验 | 第40-44页 |
4.1.1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表现出的特点 | 第40-41页 |
4.1.2 《新京报》移动视频直播呈现出的问题 | 第41-44页 |
4.2 报社移动视频直播发展之路探析 | 第44-48页 |
4.2.1 保持持续性高质量的新闻内容生产 | 第44-45页 |
4.2.2 打造生产主体的专业化和社群化 | 第45-46页 |
4.2.3 开展视频产品市场化营销 | 第46-47页 |
4.2.4 布局短视频新闻与直播新闻相互补充的格局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