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页 |
1.2.1 海洋经济 | 第13页 |
1.2.2 海洋产业 | 第13页 |
1.2.3 海洋产业布局 | 第13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3.1 海洋产业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3.2 海洋产业布局实践研究 | 第14-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4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2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42页 |
2.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第22-23页 |
2.2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2.2.1 海洋产业规模特征 | 第23-26页 |
2.2.2 海洋产业结构特征 | 第26-27页 |
2.2.3 海洋产业发展特征 | 第27-28页 |
2.3 北部湾海洋产业布局现状 | 第28-42页 |
2.3.1 传统海洋产业 | 第28-31页 |
2.3.2 海洋新兴产业 | 第31-35页 |
2.3.3 临海工业 | 第35-36页 |
2.3.4 其他海洋产业 | 第36-40页 |
2.3.5 北部湾主要海洋产业布局现状 | 第40-42页 |
3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 | 第42-71页 |
3.1 研究方法与技术流程 | 第42页 |
3.2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3页 |
3.3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评价 | 第43-52页 |
3.3.1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得分 | 第43-45页 |
3.3.2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评价 | 第45-52页 |
3.4 北部湾各市县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 | 第52-60页 |
3.4.1 北部湾各市县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得分 | 第53-56页 |
3.4.2 北部湾各市县各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总体评价 | 第56-60页 |
3.5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优势评价 | 第60-71页 |
3.5.1 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优势评价值 | 第60-61页 |
3.5.2 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遴选结果 | 第61-62页 |
3.5.3 北部湾优势海洋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62-71页 |
4 北部湾海洋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 | 第71-88页 |
4.1 北部湾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 第71页 |
4.2 北部湾主要海洋产业空间布局 | 第71-82页 |
4.2.1 传统海洋产业 | 第72-77页 |
4.2.2 海洋新兴产业 | 第77-79页 |
4.2.3 临海工业 | 第79-82页 |
4.3 北部湾海洋产业空间总体发展布局 | 第82-88页 |
4.3.1 一带:北部湾海岸生态环境保护带 | 第83-84页 |
4.3.2 双轴:南北海洋综合产业发展轴 | 第84页 |
4.3.3 三区:广西北部湾、粤西、琼西三大海洋产业集聚区 | 第84-85页 |
4.3.4 多极核:临海工业园区增长极核 | 第85-88页 |
5 北部湾海洋产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第88-89页 |
5.1 加强组织保障 | 第88页 |
5.2 拓宽海洋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 | 第88页 |
5.3 提高海洋开发综合管理能力 | 第88页 |
5.4 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 | 第88-8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1.1 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评价结论 | 第89页 |
6.1.2 优势海洋产业遴选结果评价结论 | 第89-90页 |
6.1.3 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结论 | 第90页 |
6.2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10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