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项目区概况 | 第17-38页 |
2.1 项目区位置及选取原则 | 第17-19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2.1.2 项目区选取原则 | 第18-19页 |
2.2 气象水文 | 第19-23页 |
2.3 水文地质 | 第23-27页 |
2.3.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3-24页 |
2.3.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26页 |
2.3.3 开采技术条件 | 第26-27页 |
2.4 土壤特征 | 第27-31页 |
2.4.1 土壤分类 | 第27-28页 |
2.4.2 主要土壤及理化性质 | 第28-31页 |
2.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1-33页 |
2.6 水资源评价与分析 | 第33-38页 |
2.6.1 水利工程现状 | 第33-35页 |
2.6.2 水资源评价 | 第35-36页 |
2.6.3 水资源分析 | 第36-38页 |
第3章 工程技术设计 | 第38-63页 |
3.1 工程建设内容及依据 | 第38-39页 |
3.1.1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38页 |
3.1.2 工程设计依据 | 第38-39页 |
3.2 膜下滴管系统布置 | 第39-40页 |
3.2.1 滴管系统布置方案 | 第39页 |
3.2.2 管网布设 | 第39-40页 |
3.2.3 滴头及种植模式的选择 | 第40页 |
3.3 灌溉制度 | 第40-42页 |
3.3.1 灌水定额 | 第40-41页 |
3.3.2 设计灌水周期 | 第41-42页 |
3.3.3 灌水延续时间 | 第42页 |
3.4 典型区设计 | 第42-56页 |
3.4.1 典型区基本资料 | 第42-43页 |
3.4.2 水源设计及典型区管网布置 | 第43-45页 |
3.4.3 灌溉制度、轮换组数及设计流量的确定 | 第45-48页 |
3.4.4 系统水力计算 | 第48-54页 |
3.4.5 典型区首部及工程设计 | 第54-56页 |
3.4.6 地膜及铺设设备选择 | 第56页 |
3.5 施工组织设计 | 第56-59页 |
3.5.1 工程量 | 第56-57页 |
3.5.2 施工条件及技术要求 | 第57-58页 |
3.5.3 施工总体要求 | 第58-59页 |
3.6 项目管理 | 第59-63页 |
3.6.1 组织机构 | 第59页 |
3.6.2 建设管理 | 第59-60页 |
3.6.3 运行管理 | 第60-63页 |
第4章 项目实施效益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 | 第63-66页 |
4.1 效益分析 | 第63-64页 |
4.1.1 直接经济效益 | 第63页 |
4.1.2 社会效益 | 第63页 |
4.1.3 生态效益 | 第63-64页 |
4.2 环境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页 |
5.2 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